
本報特約記者 錢 鷺
李娜止步溫網第3輪,宣告了中國金花在全英俱樂部女單賽場的集體謝幕。“單飛”是否是中國女網戰績不佳的罪魁禍首,我們是否要把改革進行到底呢?
自本賽季以來,李娜、鄭潔、彭帥、晏紫4位中國女網尖子選手與網管中心簽訂協議,獨力承擔比賽、訓練的費用,教練自主、獎金自主、參賽自主,收入大部分歸自己的團隊所有,只需將商業開發收益的12%和比賽獎金的8%上繳國家。很顯然,這種類似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新政,大大刺激了球員的積極性。法網結束后,鄭潔上半年的比賽獎金達到199萬人民幣,單打排名升至創中國網球紀錄的15位,李娜排名也升到了19位,彭帥雖說單打戰績平平,但依靠著與寶島佳麗謝淑薇聯袂拿下的法網女雙4強等一系列雙打佳績,半年進賬更是位列4朵金花之首——215萬。姑娘們雖然操心一些,但活得痛快、活得有盼頭,正如李娜所說“‘單飛是我實現突破的最大動力”。
但“單飛”并非十全十美,隨著改革的深入,一些弊端也開始在金花身上凸顯。例如在本屆溫網,彭帥居然一口氣報了女單、女雙、混雙三項比賽,正所謂貪多嚼不爛,彭帥最終帶著一個二輪,兩個首輪的尷尬戰績離開倫敦。同彭帥相比,長期在集體懷抱中養尊處優的鄭潔顯然對“單飛”需要更長的適應期。具體到溫網,雖然之前連續參賽收獲的積分讓她坐上了女單第15把交椅,但由于剛剛傷愈,鄭潔的狀態和體能出現了低谷。路透社寫道,中國人熟悉的那個“鄭堅強”不見了。李娜是本賽季女單賽場戰績最佳的中國金花。但溫網女單第3輪中,這位湖北妹子心浮氣躁的弊病暴露無遺。
與幾年前來上海尋求球衣贊助的達維登科相比,中國金花的日子要好過得多,因為除了獎金,她們還擁有熱情而富有的中國企業。本屆溫網,鄭潔和晏紫穿上了中國品牌的球衣,連袖子上都都貼了贊助商的LOGO。晏紫說:“能多接廣告、多一份收入當然好,但是成績好最重要,如果打得不好,就等著廣告一個個撤吧。我現在就想提高世界排名,多打高級比賽,否則可能堅持不了多久。”放眼世界網壇,即使像費德勒、納達爾這樣的絕頂高手也并非“不差錢”,瑞士天王到目前為止還舍不得請主教練,而納達爾的團隊最近被媒體猛烈攻擊,因為正是他們的拔苗助長,讓納達爾缺席了本屆溫網。即使中國金花真的堅持不下去了,網管中心也為她們留足了退路,那就是重歸舉國體制的懷抱。同真正自給自足的外國選手相比,中國金花的“單飛”更有保障。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總是有這樣的“保障”,相比外國選手,我們在投入比賽的程度上或許就因為有“退路”而打了折扣。▲
環球時報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