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文彩
摘 要:本文從多元智能理論的視角,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著重從激發情感,培養興趣,為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談如何利用學生音樂等優勢智能,發揮歌曲歌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多元智能 歌曲歌謠 課程標準 興趣 語感
1.引言
歌曲童謠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輔助作用。它可營造一種愉快和諧的語言交際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增強他們的語感和文化理解。利用課堂內外的歌曲童謠資源,只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認知心理和教學內容等特點,才能充分發揮其在英語教學的神奇效果。
1.1新課程目標
1.1.1情感態度教學目標。“在迄今所發現的眾多影響外語學習成效的因素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兩個:一是情感,一是母語。”新課標把激發興趣,培養積極態度和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列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充分考慮到興趣、態度和自信心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首要條件和關鍵因素。
1.1.2歌曲歌謠的具體目標和要求。作為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歌曲童謠對外語學習者有著不可替代的輔助作用。“目前,從小學就注意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外語教學界的共識。”
2.多元智能理論
2.1重建智能觀和學生觀
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每個人智力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極大的發展可能性,這是因為,智力的內涵與結構已遠遠超出認知能力的范圍。傳統的智力理論認為,智力是以語言能力和邏輯數理能力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世界各國教育的重點也被定位于追求優異的語文和數學表現,結果一些因為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不佳的學生被教師、家長貶入“笨小孩”的行列。
其實,學生的成長是多方面的,不是簡單地獲得知識、獲得某種情感的滿足,而是包含著拓展知識、深化思維、豐富情感、鍛煉意志的發展。如果我們忽視其發展的多方面內容時,學生某些方面的成長狀態就會處于一定的“休克”“麻木”狀態,甚至出現心理、精神的扭曲和生命質量的極大降低。
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增強多元智能的敏感性,采用各種方法,堅持從學生的個體智能強項差異出發,因材施教,給每個學生以均等的機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潛力優勢得到充分發展。
進行發明創造、獲得專利的學生,并不都是通常情況下的品學兼優的學生,發現、重視和培養頑皮學生、“笨小孩”的優勢智能或潛能,不僅能夠避免錯過培養學生優勢智能的關鍵期,避免埋沒孩子的天賦,而且更能夠挖掘出孩子的潛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喚醒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引導他們把興趣遷移到其他領域的學習中,從而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同時也適應了多元化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發展和需求。
2.2用音樂促進語言技巧
不同人有不同的優勢智能。從這個意義上說,能否發現和培養并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智能,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兒童的智能發展都是不均衡的,總有智能的強勢和弱勢。選擇了自己的強勢智能,使優勢智能或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才能取得巨大成就。了解學生的優勢智能有兩種方式:學生自陳測驗法和教師觀察法。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在幫助英語學習者提高他們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技巧時,音樂可以成為絕佳的服務工具。
有研究者結合數學教學的研究,提出與之相關聯的八種課堂教學策略。其中之一: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音樂課堂教學氛圍。音樂是發展學生各項技能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可見,音樂對一般學業成就有積極的影響。重視音樂訓練會對提高英語和科學思維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教師可將音樂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如用節奏、歌曲和吟唱等方法,把想要強調的講課重點難點、幾個單元的主題編成歌曲童謠等形式,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將英語的知識進行概括、綜合或應用,編寫成歌曲等,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理解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如果一名兒童在生命的早期充分接觸各種領域和智能,就有理由相信他或她將在童年的中期(大約8到14歲)把注意力縮小到一定的范圍。
3.結語
總之,我們要轉變傳統的智能觀、學生觀和發展觀,增強多元智能的敏感性,善于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優勢智能,發揮歌曲歌謠資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把歌曲歌謠作為抓手和切入點,用英文歌曲歌謠激發學生(特別是語言智能較弱者)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潛能,使他們在歡快的氣氛中自然地吸取知識,培養語言技能,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初明.正確認識外語學習過程是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的關鍵[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0).
2.李鋒偉.歌曲及歌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3(7).
3.霍華德?加德納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M].新華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貴州省仁懷市中樞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