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花
新課程改革體現(xiàn)了英語課程的重要性,英語教學目前已成為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隨著各方面的重視,農(nóng)村地區(qū)的小學英語教學在不斷的發(fā)展,但是總體上說農(nóng)村小學的英語教學效果仍然較差,尤其是英語口語教學,學生們普遍能做題得分,但不能把英語說出來。作為一名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師,為了提高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得到了較好效果。
一、說唱英語,激發(fā)興趣,刺激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初學英語,帶有好奇,會很樂意模仿,有時一個人躲在背地里“洋腔洋調(diào)”的說:Hello!Howare you?Whatsyourname? 等 等。但這僅停留在簡單的層面上,興趣并不能長久,為了使學生的興趣一直持續(xù)下去,就要讓學生一直把英語說下去,為了讓學生說英語(說與讀不同 )把英語融入到游戲當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把枯燥的語言學習較變?yōu)閷W生樂于接受的趣味性活動。學生此時會情緒高漲,心情愉悅的大膽開口說英語,不知不覺的提高了英語口語能力,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越能說,越愛玩,越愛玩,越能說。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唯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會集中精力,讓學生唱出英語也是一個好辦法,把英語放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去唱,它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孩子們在沒有掌握多少英語的情況下,就能唱出一句句英語歌,這無疑會給學生增添無限樂趣和成就感,增強了學習英語的欲望。
二、鼓勵開口,培養(yǎng)自信
農(nóng)村小學生普遍比較害羞,雖然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但要讓他們大膽地說出英語,還是一件有難度的事。他們不敢說,怕說錯了被同學恥笑,更怕老師因此不喜歡他,這些問題成了不少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的絆腳石。所以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自信心至關(guān)重要。
(一)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權(quán)利,讓學生有尊嚴,更重要的是要給學生一種感受:說英語是輕松的,自主的。教師應在教學中特別關(guān)注那些怕說錯了、缺乏自信心的學生。著名教育學家盧姆認為:“一個人學習成功的次數(shù)越多,他的學習自信心就越強。”自信心是建立在學習成功的基礎上的。教師要幫助這些學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礙,要多給以鼓勵和表揚。一個輕松、寬心的環(huán)境,一張和藹可親的面容,一個鼓勵期待的眼神,都能幫助學生順利的開口說英語,讓他們在口語訓練中有所得,讓他們嘗試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歡樂,增強說英語的自信心。
(二)要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營造一個輕松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huán)境
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如果一個學生在說錯了的時候,其他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那么沒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松地完成口語交際。很多同學可能連最后的一點勇氣都要消失了。所以要多鼓勵學生交往,學會合作。讓他們學會英語表達,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合作學習的精神深入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
三、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能力
(一)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形式多樣的“說”的情境
課堂教學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的成敗直接影響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農(nóng)村學生英語受環(huán)境限制,利用好每一堂課至關(guān)重要。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可以根據(jù)需求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难a充,以使教材內(nèi)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和貼進學生的實際生活”。小學英語教學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即所教的語言內(nèi)容來源于小學生的生活,是小學生所熟悉的。在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分析教材及學生實際情況,適當加入一些貼近他們生活的內(nèi)容。使學生將所學的英語知識和日常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高高興興地把自己的生活說出來。這不僅達到活躍課堂、加深理解知識的目的,還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每個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愿望。其次教師要努力營造比較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學會選擇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師于生,生于師,生于生之間交流,讓學生身置語境,有意識的開口說,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說英語能力。這樣不斷鞏固,不斷更正,便能靈活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最后,教師應用英語組織教學。這也是《新課標》中所要求的。在這個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師的英語水平也會得到鍛煉和提高。
(二)利用課外時間創(chuàng)造形式多樣的“說”的情境
對于英語口語的訓練,我們不能僅局限于英語課堂,還可以積極開展課外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說好英語,展示才華的平臺。具體做法有1. 平常大家用英語交流。例如:老師碰到學生用英語打招呼,學生也要用英語來回應;要求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和家長說幾句英語。2. 盡力創(chuàng)設英語氛圍。例如:編排英語短劇。教師經(jīng)常讓學生編排一些比較簡單的英語短劇。在時機成熟時,給他們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在老師和家長面前充分展示學習成果,體驗他們的成功,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英語的欲望。還可以舉行英語故事比賽,英語朗讀比賽等學生樂于參加的活動。在各種精彩活動中,讓學生身臨其境,耳聞目染,真正能體會到說英語的樂趣,讓他們勇于開口,敢于開口,愿意開口,從而不斷地培養(yǎng)他們說英語的能力。
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盡量啟發(fā),誘導,激發(fā)學生的欲望。除了為他們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條件讓他們有機會“說”,還要具體幫助,指導,為他們創(chuàng)造各種情景。真正帶動農(nóng)村小學說英語的氣氛,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為農(nóng)村小學英語口語水平更上一個臺階打下基礎。
作者單位:廊坊市香河縣大魯口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