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騰
[摘要]以電腦取代顏料作為完成色彩構成訓練的介質,為色彩構成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設計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我們學習色彩構成,應該著重于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有助于豐富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提高對色彩的敏銳鑒賞能力。
[關鍵詞]色彩構成介質計算機輔助主題性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520128-01
一、色彩構成的概念
色彩構成是繼寫生等架上繪畫訓練之后又一個比較系統和完整的認識色彩理論,掌握色彩形式法則的藝術設計專業獨立的基礎科目。它是探討色彩物理、生理和心理特征,通過調整色彩關系(對比、調和、統一等)以獲得良好色彩組合的學說。是具有方法論意義的構成體系之一。色彩構成還能夠豐富學生的設計思維,提高審美的判斷能力和倡導創新的變革精神。色彩構成的學習和掌握直接關系到今后設計作品中色彩修養和創意水平的高低。
二、傳統色彩構成的教學方法及存在問題
目前的色彩構成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和單一。通常是教師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手段授課。往往只能傳授給學生知識的
結論,難以讓學生直觀感知、欣賞國內外眾多的優秀設計作品,更無法從多角度、多環境立體而全面地分析其創意形成的過程。學生在你講我聽的方式中接受教學內容,再通過手繪訓練,以作業形式呈現出來,最終由教師進行品評。作業過程中,學生將大量精力放在色彩的臨摹及顏料調配上,不注重色彩設計意識培養,缺乏創造性,同時還困惑在顏料調配不均等表現力差等現象中。學生經自己觀察、思考、抽象后形成的知識少,實際上不自覺地扼殺了學生全面探索以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從而限制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能力的培養。學生就會深感課程枯燥、乏味。當課程結束后,如云里霧里,形成臨摹容易創作難的現象,為日后的專業設計設下了障礙。
三、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的種種弊端現就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方法作出以下兩點改革措施:
(一)電腦藝術設計色彩構成教學的構想與實施
如上所述,若使用電腦為輔助色彩構成教學工具,這可大大節省制作時間,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色彩構成的興趣,并起到活躍思維的作用,有效地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思維訓練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上。因為顏料不是唯一表達色彩構成的介質色彩構成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介質為顏料,筆者認為色彩構成介質可以是顏料也可以是電腦顯示屏,其終端介質載體為打印機或印刷器械。因為色彩構成偏重理性抽象和感性運用。色彩構成強調對色彩的組合和運用。用繪畫的顏料這種介質進行色彩構成訓練,顏料手工制作的作業費時、耗神,拉長了教學的實驗課時,使學生把精力放在了畫面的精工細做上,忽略了對色彩的研究與探討,削弱了觀察、思考和創新等思維方面的訓練,其結果是“動手不動腦”。而且,顏料調配通常最多只能用到幾十種顏料,調色后的色彩飽和度偏低,它能產生的色彩種數遠遠少于數字化電腦屏幕的RGB色彩色域。應該強調的是:表達色彩的顏料性能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是對色彩的審美規律的把握和創造性的運用,而不是對某種介質的掌握。
因此,以電腦取代顏料作為完成色彩構成訓練的介質有可行之處。電腦作為現代高科技處理信息的工具,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處理視覺形象的功能,為色彩構成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設計表現形式和巨大的藝術潛能空間。Adobe Photoshop軟件作為影像處理軟件,在色彩的使用及調控方面有著較強的優勢,快捷的填充,靈活的色彩更換方式,每一項都簡便易學,把Photoshop應用于色彩構成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屏幕對色彩間的復雜關系進行形象地講解,學生通過真實的色彩表現,輕松掌握色彩搭配規律,在作業的制作上,可免去學生手工操作過程中所出現的涂色不均等問題,并可衍生出多個方案,便于比較,擴大練習范圍。實踐證明借助于電腦軟件使得許多傳統的訓練手段變得易如反掌,而且效果也更豐富、更顯現,比手工操作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作為設計專業的學生,除了教師的課堂講授外,更多的需要借助大量深入而又系統的色彩作業練習去理解色彩原理,磨煉色彩感覺,精純表現技巧,提高自身的色彩修養,為以后與色彩相關的設計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主題性設計的引入,創新色彩研究思路
我們學習色彩構成,應該著重于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通過這種創新思維方式的開發,使色彩構成的作用呈現嶄新的面貌,為以后的色彩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更加豐富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提高對色彩的敏銳鑒賞能力。以《色彩對比與調和》這一單元為例。筆者改變以往傳統的純理論的教學方法加上讓學生機械的手工涂顏色。而是,給學社生一個設計主體《借鑒傳統色彩融會色彩構成理念》。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觀察傳統的色彩和那些過去他們曾熟視無睹的色彩搭配,喚起他們對色彩的地域特色的感知,幫助他們認識中國傳統色彩的審美規律。列舉一些中國傳統色彩典范:如中國建筑彩畫、宗教壁畫、民間年畫以及中國傳統服飾、京劇臉譜等等。讓學生去感受和領悟色彩的本質、情感和規律,并歸納出色彩的對比與調和的規律運用到將來的設計中去。這樣,學生就會由以往的被動的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的學習和研究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和審美,及色彩的表現和應用能力。教學中,可借助于計算機這一媒體更加直觀地講解色彩構成的基礎知識,充實課堂的學習內容,調動課堂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輕松地掌握色彩規律。這是以往傳統教學中教師用文字表達、學生靠聯想去感受所達不到的境界。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新時代新技術賦予我們新觀念。色彩構成教學必然要與諸多新興技術和知識發生關系。我們可以用計算機輔助的方式來學習《色彩構成》,這樣方便快捷。而創意能力的培養才是色彩構成教學要解決的根本問題。這樣就要求教師對色彩研究注重創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才符合時代和設計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吳衛,《從表達色彩介質的轉變反思色彩構成教學改革》[J].株州包裝設計藝術學院學報,2004(9).
[2] 洪錫徐,《素描與色彩,一個說不完的話題》[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2):5.
[3] 常沙娜,《應該堅持傳統圖案的教學》[J].裝飾,1997(3):4-6.
作者簡介:
馬騰(1979-),女,漢族,河南焦作人,焦作大學藝術學院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