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芳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電子產品消費市場的細化,高校大學生已逐漸成為一個特殊的電子消費群體。大學生消費電子產品有著追求實用低價、新穎時尚、從眾攀比的特殊心理,而且這一群體的資金來源穩定,電子產品信息易宣傳推廣。企業可以通過靈活的價格定位、新穎的時尚推廣、有效地公關策略、廣泛的銷售促銷等營銷策略,來實現對大學生電子消費市場的開發。
關鍵詞:大學生;電子產品;營銷策略
中圖分類號:F06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9-0175-03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在校大學生規模不斷擴大。目前,高校大學生在校人數是我國相同年齡段人口數的1/5,人數有2 700萬左右,而高校的擴招還在繼續。到2010年,中國大學生人數預計將穩步達到3 000萬。大學生這一特殊消費群體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購買力上正受到越來越多商家的關注,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已經與各種IT產品緊密相連,大學生對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孕育了一個龐大的大學生電子產品消費市場,這也為相關電子產品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一、大學生電子產品消費市場的形成和現狀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子產品技術越來越成熟,成本不斷降低,價格也越來越低。電子產品在大學生中越來越普及,有些電子產品已成為大學生必備的消費品。目前,大學生使用的電子產品主要包括手機、電腦、MP3/MP4、電子詞典、移動U盤、數碼相機等。CTR市場研究發布的《2006中國大學生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對IT、數碼產品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一學期平均花費1 485元,占一學期花費(不含學費、學習用品及住宿費用)總額的54.8%,被調查的30個城市的大學生一學期在IT、數碼產品中的花費達到了73億元。之所以出現大學生電子消費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與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有著密切關系。作為年輕的群體,大學生有著比較理性的頭腦,積極向上的心態,同時喜愛時尚、新穎的東西,雖然大部分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但是他們都有購買電子產品的欲望,因為即使不是出于娛樂或其他考慮,至少也是為學習提供幫助,因此,代表科技發展的電子產品逐漸成為他們比較熱衷購買的消費品。
如今,大學校園里,手機基本已經成為每個學生的必備之物,電腦的普及率也相當高,手機、電腦和MP3被稱為現代大學生必備的“三大件”。此外,隨著高校“90后”大學生的日益增多,大學生在電子產品的消費檔次上也越來越高級,過去的隨身聽,現在已經是MP3;過去的臺式電腦,現在已換代為筆記本電腦,或是液晶屏電腦;少數大學生還擁有數碼相機/攝像機、MP4、PSP(掌上多媒體游戲機)等電子產品。在一些電子產品商家看來,大學生已經成為電子產品消費的“主力軍”。
二、大學生電子產品消費特點分析
(一)選購要求主要為實用和中低價格
在購買電子產品時,價格和質量是大部分大學生考慮的首要因素。大學生往往對價格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價格高低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購買決策。他們會盡量購買那些比較實用、功能齊全而又價位不高的電子產品,力求物有所值。這不僅是由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決定,也是由其經濟來源狀況、購買能力等因素所決定的。也有少數大學生把品牌作為首要考慮因素,他們通常經濟條件較好,崇尚品牌消費,認為名牌產品品質優良、知名度高、聲譽良好,而且品牌消費能降低購買風險。
(二)追求新穎、追求時尚的心理日趨明顯
大學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在購買商品時比較喜歡追求新穎和時髦,熱衷于追隨時代潮流。他們往往是新產品、新品牌、新的消費時尚的追求者和嘗試者。在購買電子產品時,大學生容易追求新外觀、新功能、新款式的產品,盡管這類電子產品的價格較高。在現今社會,時尚和新潮所代表的是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廣告昭示鼓惑下的消費意識,媒體、明星的示范效應,以及商場陳列的各式各樣款式新穎的電子產品的吸引,也促使“時尚和新潮”消費越來越成為多數大學生的心理需求。
(三)信息傳播費用低,傳播效果好
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基本上集中在大學校園內,這一群體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高頻度的密切接觸,更是加大了彼此間的相互影響。許多大學生也表示其在電子產品購買過程中最信任的信息媒介渠道是同學朋友的經驗傳授。各種消費信息在大學生中通過口口相傳迅速傳播,時尚學生影響一般學生,高年級影響低年級。群體性生活使得大學生消費信息傳播費用很低,但效果顯著。
(四)大學生電子產品消費兩極分化嚴重
受家庭收入水平和消費習慣的影響,大學生電子產品消費趨勢明顯呈兩極分化狀態,個體間差異拉大。一些大學生在校期間電子產品消費為幾百元到一千元左右,所購買的電子產品主要是價格低廉的已被淘汰或過時的電子產品;而一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大學生在校期間電子產品消費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他們所購買的電子產品主要是名牌產品,而且款式和質量都比較好。
(五)消費心理還存在一定的從眾和攀比現象
從眾就是自己的目標取向盲目地趨于大眾化。大學的集體生活,一方面為從眾行為的產生提供了可能,同時也為從眾行為提供了現實土壤。大學生對新事物新觀念接受普遍比較快,當集體中少部分哪怕是一個或幾個人擁有了新式電子產品時,其他的同學容易緊跟其后,購買類似品牌和價位的商品。另外,一些大學生互相攀比,購買電子產品時考慮實用性的并不多,而傾向于購買那些高價位高檔次的電子產品,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優越感。如一些大學生認為買手機沒有必要,因為高校宿舍基本都安裝了固定電話,圖書館、教學樓內也隨處可見卡式電話,他們購買手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周圍的同學都擁有手機,自己沒有則很沒“面子”,而欲買手機的同學就想買個好于其他人的手機,以獲得心理上的優越感。
(六)大學生獲得電子產品的資金來源和時間
據調查,大學生獲得電子產品以父母資助為主要來源的同學占多數,另外是助學貸款、獎學金和貧困補助,也有一部分同學靠打工賺錢來購買電子產品。像電腦、MP3這樣能和學習“掛上鉤”的產品,家長一般都不會拒絕為孩子購買。在購買時間上,大部分學生在大二或大三時,出于實際需要或從眾心理,逐漸購買一些電子產品。而如今也有很多大學新生在入校前,其家長已經為這些準大學生購買了部分電子產品,如手機和電腦,以方便和他們的聯系和幫助他們的學習。
三、促進大學生電子產品消費的營銷對策
針對龐大的大學生電子產品消費市場,相關的營銷對策如下:
(一)靈活的產品價格定位
企業在制定電子產品價格時,要進行靈活的價格定位。一般而言,價格中低、薄利多銷是企業的最佳選擇,因為大學生的經濟條件有限,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家庭,每月可以支配的錢是固定的、有限的。但大學生并不盲目追求低價格,他們同時也注重電子產品的實用性,喜歡一些高性價比的電子產品,因此企業可以針對大學生推出一些經濟實用性價比較高的電子產品。當然,對于那些家境富裕、崇尚品牌的大學生,可以適當推出一些優質優價、款式新穎而且功能齊全的高端電子商品,以滿足其需求。另外,許多大學生對商家的優惠促銷、憑證件打折銷售有著較高的興趣,企業可考慮采用面向學生的折扣定價策略和差別定價策略。
(二)時尚推廣
利用大學生追求時尚的心理,電子產品企業可以把產品推廣與大學生心目中能夠代表“時尚”的事物和概念相結合,利用這種潛在的關聯將產品中所包含的“時尚因素”作為傳達給大學生的契機。例如,三星電子與《黑客帝國》電影三部曲的全球合作是其“時尚”推廣營銷策略的較好例子。三星電子利用《黑客帝國》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專門推出一款特別設計的、完全融入了黑客主題的手機,成功地實施了“時尚”推廣活動。這項活動不僅使三星電子的銷售額得到增長,更是在全球范圍內提升了三星的品牌價值,為其日后的發展其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三)公關策略
為擴大品牌知名度,并引導大學生顧客建立對品牌的認同感,企業可以采取的信息傳遞手段有多種,但結合大學生群體的特點來看,企業應以公共關系作為主要的宣傳手段。這是因為大學生是高素質群體,他們強調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關注企業的社會聲譽、社會形象。同時,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積累和投入期,他們需要社會的扶助,需要來自各方的支持和關懷,這一時期外界對大學生的付出可謂雪中送炭,必然使大學生記憶深刻。而公共關系恰恰是一種以樹立企業良好形象為目標的信息傳播手段,它強調以真誠付出換取信賴,在大學生市場開展公共關系活動必然會取得良好效果。迎合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特點,企業可以采取諸如公益贊助學生活動、贊助校園公共設施建設、設立以企業或品牌為名稱的專項獎(助)學金、與專業相關院校進行學術互動、為其建立實習基地、人才需求網絡等具體的公關活動,并借助校園媒體及時做好公關報道。
(四)開展多種方式促銷,拓寬銷售渠道
企業要針對大學生的特點,采取多種多樣的促銷形式,以便有效地開發這個有著巨大潛力的目標市場。比如,盡量將銷售網點設在學校附近,定期對大學生顧客推出各種優惠活動,通過宣傳單、校內海報等方式吸引大學生購買。同時,在讓利活動的基礎上,還為大學生提供更為細致全面的服務,確保大學生在原有優惠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附加值。如凡購買任意電腦產品均可享受免費一年兩次上門軟件服務、店面軟件免費安裝服務、終身免費電話技術支持等。此外,利用暑假期間大學生在學習用品上的更換,以及家長為準大學生購買電子產品的時機,積極推出最新款式的學習類數碼產品,并進行一系列的優惠促銷活動。在新生到大學報到時,在學校附近或校園內讓新生憑證領取一些小禮品,以拉近企業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并提高企業及產品在大學生中的知名度,達到促進產品銷售的目的。
(五)重視大學生顧客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良好的銷售服務
一位滿意的顧客可能帶來更多潛在的顧客,針對大學生這樣一個龐大而聚集的群體,企業通過提供良好的銷售服務而較好地開發利用這些顧客資源,以達到良性宣傳的傳遞作用。除了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體現出好客、關懷與尊重,以滿足其“天之驕子”和“社會精英”的自豪感外,企業還應做好以下兩方面的服務工作:
1.加強電子產品信息宣傳與咨詢工作。電子產品通常技術先進,功能復雜,一些大學生不易了解和使用,通過銷售人員的專業講解,來適應其電子產品知識和購買經驗欠缺、購買行為模式不固定、感情色彩濃厚的實際狀況。比如,海爾集團利用商場晚間營業休息的場所,舉辦“消費者大學”,免費向消費者講授各種家用電器使用知識,講授不僅限于海爾銷售的產品,消費者所提出的關于任何品牌的電器知識都可獲得解答,結果消費者不僅學習到豐富的產品知識,滿足了自己的求知欲望,也大大促進了海爾產品的銷售。
2.做好包退包換包修方面的工作。因為一些大學生在選購電子產品時,缺乏綜合比較的購物習慣,隨意性較強,而且電子產品功能復雜,出現故障情況時有發生,建立完善便捷的電子產品售后服務機制則消除大學生的后顧之憂,更是企業將品牌特征與顧客滿意度聯系起來,樹立品牌良好形象,培養品牌忠誠的長期策略。
日益龐大的大學生電子消費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企業應該深入調查并詳細分析高校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大學生的需求、價值取向為依據,搞好電子產品的開發;同時圍繞既定的品牌形象,不斷創新服務,制定靈活、務實、多樣的市場營銷策略,來開拓“大學生市場”這塊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