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柳 直
英國《金融時報》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像倫敦有這么多的俄羅斯富豪。”這些曾經的俄羅斯金融寡頭在其“祖國”時,或替換著坐首富的頭把交椅,或在政壇呼風喚雨。但在倫敦,他們很少公開露面,只參加極少數(shù)密友的私人聚會;他們乘坐豪華防彈車穿越城市,身邊簇擁的保鏢是退役的英國特種兵。在倫敦這個夜夜笙歌、流光溢彩的“世界富豪俱樂部”里,他們是喜歡獨來獨往、各自為政的一群人,同時也是西方媒體上對克里姆林宮各種非議的“證據”來源。
別列佐夫斯基“過一天算一天”
在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位于倫敦上流社區(qū)梅菲爾的辦公室里,墻上懸掛著一張他與俄前總統(tǒng)葉利欽“咬耳朵”的親密照片。照片的背景年代,是這位俄前首富最懷念的歲月,那時他被稱為“克里姆林宮教父”。2009年6月26日,別列佐夫斯基被俄地方法院缺席判處13年監(jiān)禁。不過,這個判決意義不大,早在6年前,他就獲得了英國政府給予的“政治難民”身份。
不得不承認,別列佐夫斯基是一個“鬼才”。他是俄“七寡頭”之一,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數(shù)學家。作為助葉利欽當選總統(tǒng)的主力之一,他在俄一系列私有化交易中得到巨大回報,成為俄“第一億萬富翁”。然而,當普京上臺后警告金融寡頭們別再染指政治時,別列佐夫斯基的好運結束了。在他組建的政黨“自由俄羅斯”兩名領導人相繼身亡后,別列佐夫斯基出走英國。
別列佐夫斯基把英國的住所安在了環(huán)境幽靜的倫敦西北部哈羅區(qū)。2004年,他花1000萬英鎊買下172公頃的地產。雖然擁有數(shù)十億英鎊財富,但由于擔心遭清算,他一直生活低調。在他的住所前,總有一隊退役士兵守衛(wèi),房屋裝備防彈玻璃窗、加厚鋼板門、紅外線監(jiān)視器和針孔攝像機。他說:“不加小心,我早死了,外面有人希望看到我死。”有采訪別列佐夫斯基的英國《衛(wèi)報》記者這樣描述其一天的生活:早上7點起床,用30分鐘在踏步機上鍛煉身體,屋外的花園雖好,但出于安全考慮他不能在那里做運動。早餐后,防彈“奔馳”車將他送到辦公室,車后面緊緊跟隨著坐滿保鏢的“羅孚”越野車。這個豪華車隊經常變換司機和行車路線,在市區(qū)極速飆車。他晚上9點回家,寫完政治日記,凌晨3點上床睡覺。一位倫敦社交圈的消息人士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別列佐夫斯基只參加極少數(shù)密友的聚會,多數(shù)商務工作都交給助手打理。
別列佐夫斯基對普京的仇恨有多深,外人很難說清。他一直對外宣稱,當年,還是他將普京引薦給葉利欽成為其接班人的呢。流亡英國的這些年,別列佐夫斯基斥巨資支持各種反對俄政府的活動。他的網絡出版物名為“Kolokol”(《警鐘》),與19世紀俄杰出革命者赫爾岑流亡倫敦時創(chuàng)辦的雜志同名。在倫敦方面簽發(fā)的護照上,他的名字是“普拉冬·葉列寧”,“普拉冬”是以其生活經歷為藍本拍攝的一部電影里英雄的名字。別列佐夫斯基曾承認,自己資助了烏克蘭“橙色革命”。2007年,他甚至宣稱將策劃以武力推翻普京政權,并涉嫌雇傭前克格勃少將刺殺普京。
與此同時,別列佐夫斯基也一直指控俄政府派人謀殺他。2006年在倫敦被投毒暗殺的前克格勃特工利特維年科曾警告別列佐夫斯基有人要謀害他。兩年前,英國警方逮捕了一名“企圖暗殺別列佐夫斯基”的俄羅斯男子。俄方曾因此要求英國作出解釋,后來,因證據不足,那名嫌疑人被遣返回俄羅斯。對此次俄法院的缺席審判結果,別列佐夫斯基照例宣稱,這是俄政府對他的又一次“政治迫害”。在未來的日子,別列佐夫斯基依舊會奢華而小心翼翼地生活,用他身邊人的話說:“他每天只是花錢,花錢,就好像沒有明天。”
阿布不敢預言未來
距海德公園不遠處的騎士橋,是倫敦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之一。在這里,一片郁郁蔥蔥的樹陰下坐落著一棟白色宮殿式的私人居所,這就是也曾作過俄首富的阿布拉莫維奇的家。
鑒于這幢建筑外隔幾米就有戴黑色眼鏡、耳機的彪形大漢,《環(huán)球時報》記者只得在十米開外的地方對其拍照。阿布的這棟豪宅是一派維多利亞時代的皇室風格。有曾經走進其中的人對英國媒體透露,這棟豪宅有5層樓房和3層地下室,地下室中還有電影院、蒸汽房、桑拿房和一個巨大的戶內游泳池。這處價值逾1億英鎊的住所被稱為“倫敦第一豪宅”,但它僅是阿布在英國的住所之一。
同別列佐夫斯基一樣,阿布最擔心的也是遭綁架和暗殺,不過這些威脅多來自于商業(yè)對手。作為一個背景復雜的石油寡頭,阿布結下過許多仇家。據說他的人頭曾被懸賞3萬美元,仇家們雇傭的職業(yè)殺手均出身克格勃和特種兵。無論是40人的私人保鏢隊伍,還是花20萬英鎊年薪雇來的俄國家級防爆專家,都不能使阿布感到踏實。他很少與妻子共同出入公眾場合,他走到哪兒都將私人廚師帶在身邊,即使這樣,他吃的每樣東西也得由保鏢先嘗一下。就算是“上天”、“入地”,阿布也有牢固的保護圈。據俄《共青團真理報》6月14日報道,阿布為自己打造的世界最大私人游艇“日食”號已下水。該游艇裝備有導彈防御系統(tǒng)、直升機坪和機庫,還配備了雷達、近距離武器識別系統(tǒng)和移動感應器以及逃生用的微型潛艇。建造這一游艇的專家宣稱:“這樣的配置可以和某些獨立主權國家的艦隊媲美。”據稱,“日食”號上還將長駐一支由英國皇家空軍、海軍的退伍特種兵組成的保安隊伍。阿布花費近5.6億英鎊打造的私人飛機———“阿布拉莫維奇天空”號,不僅配有反導雷達系統(tǒng)裝備,還有阿布特意要求加裝的導彈預警系統(tǒng),堪比美國總統(tǒng)“空軍一號”。
與別列佐夫斯基不同的是,阿布與克里姆林宮的關系看似不那么緊張,他甚至充當了老一代寡頭和政府的中間人。當年別列佐夫斯基與普京鬧僵后,被迫將其在國家電視臺的股權轉給阿布,阿布卻立即將股權轉給政府。2003年,俄政府曾宣布要調查阿布的西伯利亞石油公司逃稅問題,但沒想到最后在逃稅風波中落馬的卻是尤科斯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有人說,阿布比別列佐夫斯基“聰明得多”,他在英國的公司投資31億美元,買下俄鋼鐵制造商耶弗拉茲集團41%的股份,以表明與克宮合作的誠意;他從不評論政治,當普京希望他在他當州長的楚科奇地區(qū)繼續(xù)投資時,阿布也立刻照辦。
看上去,阿布似乎遠離了政治風暴,但《衛(wèi)報》稱,想與俄羅斯脫離關系殊非易事,俄政府從未授予他政治上的“免死金牌”。在一次接受《衛(wèi)報》采訪結束時,阿布也若有所思地說:“俄羅斯有一句諺語,‘誰也不敢說自己有一天不會坐牢,或變成窮光蛋。”
倫敦聚集了一批反俄分子
除了富豪,躲在英國的俄流亡勢力還有前特工、各種民權人士以及車臣分裂分子。近十年來,俄先后向英國提出引渡21人,但英國始終沒有遣返過一人,相反,還給予其中6人政治避難權利。
羅熱特斯金曾是俄最大礦業(yè)公司諾里爾斯克鎳業(yè)公司的副總裁,身家過億。他目前長住在英國,并擁有英國知名財經報紙City AM半數(shù)的股份。被俄指控涉嫌詐騙并遭通緝的羅熱特斯金也曾呼吁武力推翻俄政府。同樣遭通緝的俄前魯斯石油公司總裁古采里耶夫也向英國遞交了政治避難申請。此外,霍多爾科夫斯基入獄后,尤科斯公司數(shù)名高管也前往英國避難。
流亡英國的俄民權人士中,最著名的當數(shù)布科夫斯基。他在前蘇聯(lián)時期就多次被捕,上世紀70年代蘇聯(lián)與西方交換政治犯時,他被與智利共產黨總書記科爾巴蘭互換,后定居英國。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后,他曾向英國提議取消俄參加八國集團的資格。被指控參與策劃莫斯科人質事件的車臣非法武裝頭目扎卡耶夫也在英國。英國拒絕了俄的引渡要求,并給予其政治避難權利。
對于吸納如此之多的政治庇護申請者,英國政府解釋說這完全是根據國際公約來處理的。但顯然,英國政府更看重其背后的政治外交價值。這些俄羅斯流亡勢力被英國看作是遏制俄羅斯的一張王牌,在英國靠出賣和收集俄有關情報謀生的俄前特工們,則對俄政府具有很強的滲透作用。大概也正是由于英國的這一做法,英俄關系近年來危機不斷,從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事件到因間諜問題而互逐外交官,兩國外交處處蒙塵,甚至蔓延到經貿、安全、能源合作等諸多方面。▲
環(huán)球時報200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