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忠 馬牧群
摘要:灰度圖像是包裝印刷中重要的圖像稿件,數碼印刷拓寬了其采集途徑并提供了豐富的制作技術。本文較為詳細地研究、歸納了由彩色圖像轉換灰度圖像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特別對CS3中黑白轉換命令做了重點論述。
關鍵詞:包裝印刷;彩色圖像;灰度圖像;轉換;注意事項
在包裝印刷中常用到的圖像稿件一般分為彩色圖像和非彩色圖像兩大類。非彩色圖像又包括灰度和線條稿件,一般情況下,我們將灰度圖像稱為黑白照片,需要注意的是,黑白照片實際包含大量由白到黑的灰度信息,如果只是含有黑白信息的話,它應該是指位圖模式的圖像(即“線條稿件”)。印刷中還有單色調與雙色調圖像(視覺上二者常具有“非黑灰色相”的顏色感覺),因色彩種類單一,我們也將其歸入非彩色系列。
由于剔除了紛繁炫目的色彩干擾,灰度圖像反倒讓我們更容易注意視像的比例、造型、神態,領會事物“本質的”“精神內涵”,具有厚重感和滄桑的歷史感,因此成為印刷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采集的途徑通常有掃描儀掃描、數碼相機拍攝、圖庫導入等三種方式。
一般情況下,在原稿階段我們往往并不確切影像最終的使用方式(是彩色還是灰度),為了拓寬影像稿件的使用途徑,方便制作階段的設計,我們建議在采集階段(掃描、拍攝),應該按RGB色彩模式得到彩色原稿(高端掃描儀也可采用CMYK模式),這樣就可以靈活進行灰度圖像的轉換,也便于有效調整階調的豐富性。得到一張要轉換成灰度模式的彩色圖像,在Photoshop中常用下列幾種方式進行。

1.色彩模式轉換
這是CS3版本未出之前,很多設計人員最常使用的轉換方式。執行“圖像>模式>灰度”命令可以將RGB、CMYK模式直接轉成灰度模式。但這個方法在某些情況下卻容易出現問題,圖1是色相明顯不同的CMYK模式彩色圖片,經灰度轉換后成為明度一致的灰色塊(圖2),兩種顏色變為一種灰色,這顯然不符合我們的視覺習慣,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實踐中我們需要注意:合理設定信息命令面板并隨時注意查看。打開圖1后,信息命令面板如圖3所示,將第一部分顯示設定為“實際顏色”(單擊小的拾色器圖標選定),第二部分設定為“灰度圖”。將吸管工具放到圖1中的兩個色塊時,信息命令面板第二部分都顯示為K:69%,這表明兩色在轉換成灰度模式后得到相同的數值,此時就要慎用灰度模式直接去除色彩信息。

2.使用“去色”命令
對圖1執行“圖像>調整>去色”命令后,會得到圖3,不同明度的兩色色覺在轉換后依然明顯。此時圖像還是CMYK模式,再進行“圖像>模式>灰度”命令進行轉換即可。

3.使用“色相、飽和度”命令
打開圖1,執行“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命令(圖4),在“編輯”選項處保持“全圖”,將“飽和度”三角按鈕向左拉到頭(﹣100),單擊“確定”,也可以得到和方法2相同的效果。

4.利用“通道混合器”命令
打開圖1,執行“圖像>調整>通道混合器”命令,彈出對話框(圖6),選中“單色”選項可以制作灰度圖像。此時在源通道一欄中,通過拖動三角可以分別調整C、M、Y、K四色(RGB模式改變三色)在灰度圖中的色調(圖7)。該命令可以幫助我們得到較好質量的灰度圖像,需要注意:對應不同顏色的灰度色調(色階)一定要符合視覺欣賞習慣,其數值大小因人而異,隨意性較大,使用中對設計人員的藝術素質和工作經驗要求很高。

5.通道分離
圖8是一張CMYK模式的彩色圖片,打開后在通道面板中可以看到C、M、Y、K四個通道(圖9),用鼠標左鍵依序點擊四色通道,原圖都會變為表示該通道顏色信息的灰度圖(圖9~12),此時我們可以利用通道面板選項中的“分離通道”命令,在得到的幾張分通道圖像中,選擇其中階調豐富、符合要求的一張作為轉換后的灰度圖(這里我們可以選擇圖12黑通道分離圖),進一步調整后存儲圖片。

6.CS3中黑白調整命令
Photoshop CS3中新增了許多功能,其中一項就是“黑白調整”命令。成為由彩色轉換灰度圖像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使原本較復雜的工藝技術變得“傻瓜化”,一鍵既成,且圖像品質較高。打開圖1(該方法要求圖像必須是RGB模式),執行“圖像>模式>RGB”命令將其進行色彩模式轉換(注意:本次轉換為特例。彩色原稿應以RGB模式為主進行調整,如已是CMYK再轉成RGB沒有什么意義,一般不這樣轉換),再執行“圖像>調整>黑白轉換”命令,得到圖13所示的命令面板,點擊“確定”會顯示經軟件默認計算后的灰度圖像。嘗試拖動六個三角塊改變對應顏色數值,圖像色調變化的同時會發現其功能與通道混合器類似,但更強大,而且非常方便,體現了優秀的(系統、全面)、實用的設計內涵,令人驚嘆(原理構成本文略談)。
不僅如此,點中“染色”(Tint)選項,圖像會變為類似雙色調的效果(實際是某色相與目前灰度圖像的色彩混合)。調整色相(Hue)滑塊,方便選擇360°色相環中的任意顏色,還可以通過調整飽和度滑塊豐富圖像效果。這里沒有設置“明度”滑塊(選項),留給讀者思考其中的原委。
使用上述六種方法還要注意:

(1)隨時打開“信息命令”面板,仔細觀察數據變化。
(2)灰度圖的色調通常與對比度有關。對于階調豐富或帶有作者明顯創作意圖的高調、低調的圖像,印刷中進行精準圖像復制(忠實復制)即可,而階調分布較少、反差過大則要進行調整才能用于印刷。
(3)彩色原稿拍攝階段,要準確選擇測光模式和測光對象(18%中性灰),熟練利用快門鎖定功能進行曝光,以后期可以調整得到階調豐富的圖像為曝光原則。逆光時可以背景測光,此時前景人物雖曝光不足但后期可以修正,千萬不能曝光過度。

(4)一定要復制原彩色稿件,在稿件副本中進行調整,一旦調整有誤且不可逆轉,可以留有余地進行補救。
(5)應具備較為扎實的美術功底,對較寬泛的階調有很好的把握,對不同明度的色彩轉化為灰度圖像時有準確判斷與表現的實踐經驗。在印前圖像處理中,往往采用壓縮暗調層次、拉開高光層、忠實復制中間調層次的方法來對原稿圖像層次進行復制。
參考文獻:
[1] 萬曉霞,李凌宵.印前制作與印刷工藝[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2] 鄧普君.現代印刷技術概論[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3] Donnie Q'Quinn.數字印前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4] David Xenakis,Sherry London.Photo
shop5實用大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
[5] 謝普楠,王強主譯.印刷媒體技術手冊[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