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國際私法呈現下列發展趨勢:(1)新理論學說不斷涌現,影響國際私法的國內立法,使其呈現法典化趨勢;(2)國際私法統一化運動方興未艾,趨同化傾向日益加強;(3)新技術革命將給國際私法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當代國際私法 新學說 法典化 國際私法趨同化 新技術革命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420183-01
一、新理論、學說不斷涌現,使各國國際私法立法呈現法典化趨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隨著國際經濟交往和國際民商事關系的發展,傳統的國際私法由于其呆板性、僵硬性和機械性,越來越不適應現實社會的發展需要。為此,學者們提出種種新的學說,對傳統的國際私法理論和制度進行改造與變革。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美國興起了一場“沖突法革命”,對傳統的國際私法尤其是它那通過沖突規范去選擇準據法的“呆板的”、“機械的”方法進行猛烈抨擊,如庫克的“本地法說(Local Law Theory)”、柯里的“政府利益分析說(Governmental Interests Analysis Theory)”、里斯的“最密切聯系說”(Theory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等。[1]在歐洲大陸國家,國際私法學界出現了“比較法學派”(Comparative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school),其代表人物有德國的拉貝爾(Rabel)、沃爾夫(Wolff)以及法國的莫里等[1]。
我國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際私法學界在理論研究中提出了一些理論與學說。如我國學者提出的“平等互利說[1],并主張當我國自然人、法人的正當權益受到另一國的非法限制、侵害或歧視時,我國有權對該國的公民、法人采取相應的對等措施[2]。再如,對于國際私法的范圍,我國著名法學家韓德培教授提出了“一機兩翼說”[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國國際私法學會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私法示范法》(以下簡稱《示范法》)正是我國國際私法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的總結,它的發表對我國國際私法立法產生較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也有利于我國國際私法走向世界。
綜觀近30年來國際私法的國內立法,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有所創新,呈現出以下新的特點和發展態勢:
1.在立法形式上日益集中化,主要采用專章專篇式和單行法規式或法典式,并呈現出向法典化發展的趨勢[4]。
2.在結構上日趨完善,新近頒布的國際私法法典融總則、管轄權、法律適用、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與執行等為一體。
3.國際私法內容日趨新穎、詳盡、完備,適用范圍更加廣泛。當代各國的國際私法在內容上已擴展到知識產權、國際勞務、環境污染、國際商事仲裁、國際技術轉讓、產品責、不正當競爭等方面。
4.由于國際私法立法中大量采用雙邊沖突規范、選擇性沖突規范和最密切聯系原則,大大增加了法律選擇的靈活性。
5.政策導向與結果選擇方法在法律選擇中得到重視,大大增加了法律選擇的適當性。“以政策導向作為法律選擇的基本依據是在當代國際私法改革與發展中出現的新趨勢[5]。”在立法中這主要體現在對消費者、勞動者與弱者的保護。6.國際私法學者的主張和研究成果在立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世紀70年代以來頒布的國際私法法典,如瑞士、聯邦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和原南斯拉夫、秘魯等國的國際私法,都是由該國著名的國際私法學者負責起草,并經該國的專家學者討論后修訂的[6]。
二、國際私法統一化運動方興未艾,國際私法趨同化傾向日益加強
“國際私法的趨同化傾向伴隨著各國競相改善自己國內、國際法律環境的活動而不斷加強并將成為今后國際私法發展的一個基本走向[7]。”
國際私法的趨同化是國際社會法律趨同化的重要表現,趨同化是當代國際私法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傳統的沖突規范進行軟化處理,以增強法律規范的靈活性與明確性。這種軟化處理的方法主要有:(1)用靈活的開放型的系屬公式代替僵硬的封閉型的系屬公式;(2)增加連結點的數量,從而增加可供選擇的法律;(3)對同類法律關系進行劃分,依其不同的性質規定不同的連結點;(4)對于一個法律關系的不同方面進行分割,分別采用不同的連結點[8];(5)在司法實踐中軟化處理沖突規范,具體表現為法官有權適用有利法以及靈活解釋沖突規范[9]。
2.國際經濟貿易關系的發展,使得國際私法在涉外民商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方面,也呈現出不斷尋求調和統一的趨勢。如在當事人屬人法方面,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從對立、分歧逐步走向統一。
3.表現在確認國際條約的優先適用效力上。如我國《民法通則》第142條第2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4.代國際私法趨同化的加強,更直接表現在國際私法的統一化運動上。許多世界性的和地區性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及其有關機構、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羅馬國際私法統一協會、歐盟、美洲國家組織等,都致力于國際私法的統一化工作,為解決法律沖突和管轄權沖突,發展彼此間司法協助關系的雙邊活動,也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廣泛重視[10]。
具體地說,國際私法統一化運動呈現出由區域性向全球性發展,全球性與區域性國際私法統一化運動并行不悖。
1.世界規模的國際私法統一化運動加強,從事國際私法統一化的普遍性國際組織日趨增加,世界規模的多邊國際私法條約越來越多。尤其是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在國際私法統一化的運動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11]。
2.區域性國際私法統一化運動方興未艾。從事國際私法統一工作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有歐盟、歐洲理事會、比荷盧三國同盟、北歐的斯堪的那維亞國家的統一國際私法組織以及美洲國際組織等。區域性法律統一化運動,成果最顯著的可數歐洲聯盟。自成立以來,它在促進成員國之間包括國際私法在內的法律協調與統一方面,表現得十分活躍,而且從總的來看,“歐盟國際私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頗具特色的、龐大而相對獨立的國際私法體系[12]。”
三、結語:新技術革命將給國際私法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以網絡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將會給國際私法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一方面,科技的不斷發展,必然會出現許多新的領域,如網上侵權行為及其責任的認定、網上知識產權的保護、域名的法律保護、產品責任的跨國協調、跨國公司的地位與權責的確定以及網上信息傳播的法律控制等,這些新的領域需要國際私法進行調整與規范。
另一方面,在網上侵權案件中,連結點的認定、準據法與損害賠償標準的確定等都對當今國際私法提出了新課題。而且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人們將越來越廣泛地通過因特網簽訂國際合同,那么這種電子“無紙合同”(paperless)還可通過因特網簽訂仲裁協議,甚至進行網上仲裁,這時當事人采用因特網簽訂的仲裁協議是否滿足《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即1958年的《紐約公約》)中第2條第2款的“書面協議”要求?網上仲裁時仲裁地如何認定?
總之,在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下,國際私法既面臨新的發展契機,也要迎接網絡社會中出現的新挑戰。
參考文獻:
[1]張翔宇,《現代美國國際私法學說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86:9.
[2]韓德培,《國際私法新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75.
[3]韓德培 ,《國際私法》(修訂本),武漢大學出版社 ,1989:35.
[4]肖永平,《中國沖突法立法問題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27.
[5]劉衛翔等,《中國國際私法立法理論與實踐》,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40.
[6]李雙元等,《中國國際私法通論》,法律出版社,1996:81.
[7]黃進,《國際私法》,法律出版社,1999:116.
[8]黃進,《國際私法》,法律出版社,1999.142.
[9]李雙元,《當代國際私法發展的基本走向》,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7.
[10]李雙元,《中國與國際私法的統一化進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157-163.
[11]黃進,《國際私法》,法律出版社,1999.132.
[12]李雙元、徐國建,《國際民商新秩序的理論重構國際私法的重新定位與功能轉換》,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83.
[13]段東輝,《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及海牙公約研究》,載《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1998年創刊號),法律出版社,1998:500.
[14]韓德培、劉衛翔,《歐洲聯盟國際私法的特征和發展前景》,載《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1999年),法律出版社,1999.6.
作者簡介:
余筱蘭,女,江西九江人,國際法碩士,海南大學三亞學院經濟管理分院教師,從事《國際商法》、《WTO法規》及《經濟法》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