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謙
有這樣三個故事:其一,一伙人正聽藝人彈琴,不一會兒大伙兒紛紛離去,只有一個蹲在地上未走。一曲終了,藝人對那人說:“您才是我的知音哪!”不料,那人懶懶地說:“不,您坐的椅子是我的,我等著坐呢。”其二,藝人在彈琴,聽著聽著,一位婦女泣不成聲。藝人感慨地對女人說:“我的琴聲把你感動了吧!”女人邊哭邊說:“您的琴聲讓我想起不在的丈夫。”“您丈夫是做什么的?”藝人問道。“他是彈棉花的。”女人邊掉淚邊答。其三,藝人拿著刀對著大漢吼道:“要么聽我彈琴,要么吃我一刀!”大漢只好聽琴。突然,大漢跪在地上求道:“您還是給我一刀吧!”這三個故事內容一樣,都是寫藝人彈琴,中心一樣,都是表現藝人琴技太差,但是,寫法不一樣,各顯千秋,就因為角度不同。所謂角度,就是寫文章的入手處、落筆點。選角度,就是找出最有利于表現中心思想的事物的那個側面。寫作文的時候,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好好想一想,改變習慣思路,就可能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寫出與眾不同的文章來。同一個作文題目,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選取材料,寫出選材新穎的好文章來;即使同一個題材,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入手,反映不同的主題。習作時應該多動腦,多思考。
我國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軾不是寫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詩句么,就是說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景觀是不一樣的,寫文章同樣如此。有位同學寫媽媽對自己的關愛,然而作者沒有從正面入手,而是選取了另一個角度,取題為《我發現媽媽變懶了》,文章寫“不知何時起,媽媽讓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晨起來疊被子、晚上從衛生間里拿痰盂,星期天整理房間……開始,我還興致勃勃地做著。漸漸地,我厭倦了,覺得媽媽似乎把我變成了小保姆。好幾次,我想抗議,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此時,我不得不承認:媽媽真的變懶了。”文章接著又列舉了一個具體事例,寫有天晚上媽媽打電話回家,說單位上有急事,要女兒自己弄晚飯吃。結果這位同學當起了小廚師,居然做出了一桌香噴噴、熱騰騰的飯菜,正當她欣喜地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時,媽媽突然回來了,“我驚訝地望著媽媽:‘您不是……‘我是騙你的。媽媽笑著說,‘我要看看我的女兒會不會自己照顧自己。頃刻間,我覺得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一下子撲到媽媽懷里:‘媽媽,您不懶。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這個具體的例子,告訴我們寫作文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好好想一想,改變習慣思路,另辟蹊徑,不落俗套,才可避免平庸無奇,創作出與眾不同的文章來,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選角度,是作文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第一,選擇的角度宜小不宜大;第二,角度要新,要從多方面分析問題;第三,角度要針對現實,有的放矢;第四,要選擇自己認為比較有把握寫好的角度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