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惠
盡管天下著大雨,但在南京市“古樹名木、行道樹”認養儀式的現場,一批又一批的市民冒雨來了。
在人群中,有一支“隊伍”特別惹人注意,他們一行十幾個10歲左右的孩子,撐著花花綠綠的小傘,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排著隊伍入場。身穿紅色雨衣的“小領隊”,舉著少先隊隊旗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即使在雨中也站得筆直。
他們是南京市大光路小學三(1)班的學生,是代表全班同學來參加認養儀式的。“我們班41個學生,一起認養了中山東路上的一棵行道樹!”同學們驕傲地告訴別人。認養這棵古樹的錢,都是他們靠自己的勞動掙來的。原來通過報紙得知“古樹名木、行道樹”認養活動后,班主任老師就在班會上征詢同學們的意見,是否要參加?結果41只小手齊刷刷地舉了起來。
班主任老師提出了一個要求,一人出一元錢,剩下的錢由她來補上,但那一元錢要同學們自己掙。聽說要自己掙錢,9歲的馬一丹放學回家后,便找出父母的皮鞋,認認真真地擦了起來。“5分鐘擦一雙,我一共擦了四雙。”馬一丹說。當得知女兒“賣乖”的目的是想要一塊錢的“酬勞”,參加認養行道樹活動時,爸爸當場支付“工資”支持!10歲的戚晶晶則在放學的路上揀起了飲料罐,十幾個飲料罐,賣了一塊多錢。
拿著綠色封面的“認養證書”,同學們在雨中綻開了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