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世龍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的經濟飛速發展,前所未有,成績巨大,有目共睹。與此同時,不能不看到精神上卻在滑坡,社會上誠信缺失,榮辱顛倒,不問是非,惟利是圖,也是空前的。需要居安思危,尋求解決之道。
對于貧富差距拉大,貪污腐敗盛行,假冒偽劣充斥等問題的存在和嚴重性,各家所見相同,但對產生這些丑惡現象的根源和如何消除,則大不相同,有的甚至是南轅北轍。
值此五四運動90周年之際,思想界各種派別都在借此發出自己的聲音,從網上的情況來看,對于“五四”先賢請來德賽兩先生,是為治療中國社會的痼疾,大多持肯定的態度,認為民主與科學乃實現現代化所必需,特別是實現民主。一些人認為,“五四”提出的任務尚未完成,仍需再啟蒙;另一些人則認為中國的歷史教訓和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政爭的亂局,可以證明西方民主不適合東方,民主與科學有東西之分,中國只能實行中國式的民主,而這早已實現了;還有人認為“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整個是一個錯誤,一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的錯誤”,全盤否定。
眾說紛紜,但從根本上看,不外歡迎德賽兩先生,和不歡迎德賽兩先生、特別是不歡迎德先生兩種態度,實亦百多年來矛盾的繼續。
就網上所見,雙方不僅在看法上尖銳對立,而且也已出現不講道理,戴帽子、打棍子,甚至呼喚再來一次“文化大革命”的局面,眼下似乎是在網上談兵,但不排除一旦氣候合適,還會有人試圖搞“文革”。
因此當務之急是怎樣緩解這些矛盾,猶如地震,常有小地震的地區,因能量逐漸釋放,一般反而不會有特別大的地震;夏威夷的火山,可以臨近參觀,也因為它經常噴發,一般不會爆炸。社會也是如此,如能正視問題的存在,容許討論,抒釋疏理,群眾便可認清方向,減少改革道路上的阻礙。
當前出現的尖銳對立,集中表現在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而無論持何種觀點,都需要以事實為基礎具體分析,因為分歧的產生和加劇,很大程度是因為對事實的認知不同。我相信,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在了解歷史真相后,是能夠取得共識的。
因此,我希望《民主與科學》能更多提供那些年月的歷史真實,并更多面向青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今天的年輕人所知很少,而且所了解的有限的歷史,常已非本來面目,譬如一些人以為“文化大革命”,是真的在反對官僚體制,廢除特權,發揚民主和維護言論自由,實現社會公平。他們大多是年輕人,沒有親身經歷,而有關該段歷史話題的講述又常語焉不詳,所以有這些想法也不奇怪,但是長此以往,發展下去是很可怕的。
九三學社源出于抗日戰爭后期在重慶組織的“民主科學座談會”,以民主、科學為宗旨,成員中許多人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有條件也有義務提供史實以為后繼者鑒戒。為此我提出了以上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