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依特城在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城西50余里。蒙古族語克依特(kcritcr)意為“寺”。亦稱克亦特城、肯特伊城、揞特城。明季海西女真葉赫部所構筑。萬歷三十二年(1604)努爾哈赤統兵攻取,部眾被編入滿洲八旗。清入關后隸齊齊哈爾副都統轄境。隨著旗民遷入定居,漸成滿漢雜居之地。
▲克爾德氏滿族姓氏。世居烏喇(今吉林省永吉縣境)等地。
▲克伊克勒氏滿族姓氏。世居三姓(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境)地方
▲克默爾河衛明邊地軍鎮名。位于今黑龍江下游奇集湖東南、斯特里卡灣以南的克默爾河流域。永樂六年(1408)二月置。清代稱為克默爾河、克默勒河、克謨爾河。衛以河名之。明清之際,該衛屬于東海窩集部之一。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兵綏服之。其部眾被編入八旗滿洲,成為滿族共同體之組成部分。
▲皇后朝珠清代皇后佩飾。每盤108顆珠,以細繩串貫,絳用明黃色。穿朝服時佩掛朝珠3盤,東珠朝珠1盤,佩掛于頸問,垂至胸前,珊瑚朝珠2盤,分掛于左右肩,挎過臂,交叉于胸前。穿吉服佩掛朝珠1盤,佛頭、記念、背云、大小墜珠寶雜飾惟宜。
▲皇后朝袍清代皇后禮服之一。遇祭祀日或宮廷舉行重大慶典時穿著。為明黃色大襟袍,披肩領,熨褶素接袖,袖端作馬蹄式。分冬、夏兩種。冬朝袍共三式。式一,明黃緞為質,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加貂緣,肩周圍襲朝褂處另起一緣,亦加貂飾。衣身之前后繡金龍9條,間以五色云紋,中無襞積(打裥),下幅繡八寶平水圖案,披領繡行龍2,袖端繡正龍各1,袖相接處繡行龍2,領后垂明黃絳,其飾珠寶惟宜。式二,片金加海龍皮緣,胸、背部各繡正龍1條,兩肩部繡行龍各1,腰帷行龍4,中有襞積,下幅行龍8條,余制如式一。式三,片金加海龍皮緣,裾后開,余制如式一。夏朝袍凡兩式,皆明黃緞、紗為質,單、夾適時更易,余制分別與冬朝袍二、三式同。
[責任編輯蘇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