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訪北京
引兩岸軍事交流猜測
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7日首次訪問北京。此行雖然名為參加國畫大師黃君璧的畫展,但島內媒體分析說,郝柏村曾任臺灣“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他與中共軍方人士的互動,有指標意義”。
據臺灣《中國時報》9日報道,郝柏村8日為畫展揭幕致辭說,黃君壁的藝術創作植根于嶺南、播種于臺灣,融合了兩岸文化藝術。而在兩岸關系上,文化交流比經濟交流更重要,更有深度和高度,也更具有遠大理想和生命力。他還以7日上午出發遇到臺風為例說,兩岸關系常有艱難險阻,包括他本人遭遇臺風一樣,但最后總能化險為夷。報道稱,剪彩結束后,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邀郝柏村單獨辟室密談,“談話內容不得而知”。《聯合報》9日的報道還說,郝柏村與陳云林共同參觀畫展,兩人并肩走在一起,“陳云林不時與郝柏村話家常,并數度拉著郝柏村的手看展,兩人始終保持微笑”。
這是郝柏村首訪北京。《聯合報》分析說,大陸軍方接機,并安排一切行程,“北京已著手準備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談判,在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狀態、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上,大陸建議可從兩岸退役軍人交流開始,啟動兩岸軍事問題接觸”。暗示郝此行是以參加畫展為名,與大陸軍方人士展開交流。郝柏村本人則相當低調,只是說他已經退休,但兩岸關系會越來越好。
郝柏村1919年8月出生于江蘇鹽城,黃埔軍校12期炮科畢業,之后投身抗日戰爭,后隨孫立人率領的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1948年遼沈戰役期間,他從錦州前線被召回,成為蔣介石的侍從官。1958年金門炮戰時,郝柏村駐守有功,升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1978年成為“陸軍總司令”。1981年,他晉任一級上將,并升為“參謀總長”,后又出任“國防部長”和“行政院長”。離開公職后,郝柏村四次造訪大陸,第一次是1999年,回江蘇鹽城老家探親;第二次是2000年5月,回家鄉掃墓;第三次是同年9月前往西安旅游;第四次是2001年7月率20多位退役將領到桂林旅游。8日的《聯合報》披露說,前幾年,郝先生返鄉,接待人員說“歡迎回到祖國來”,他笑答“我一向住在祖國”,“短短七個字,說明他的機智與堅定”。▲(趙聲)
環球時報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