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業化進程的加快,食用菌產業已進入我國農業的六大產業之中,目前成為蘇北農業區域的特色和支柱產業,栽培面積以每年15%的量持續增加,成為菇農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蘇北地區特殊的氣候條件和菇農粗放的管理模式導致病蟲害發生出現逐年加重的趨勢,食用菌的生產受到嚴重的威脅。筆者深入生產一線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和研究,總結出重發的病蟲害,并提出了切實有效的防治對策,以提示菇農提早預防,減輕病蟲害的發生,穩定產量,減少損失。
1 主要病害
1.1木霉
木霉俗稱綠霉。為害所有的食用菌品種,對食用菌的為害表現為:①污染培養料,與食用菌爭奪營養和空間;②分泌霉素殺傷、殺死食用菌絲;③木霉菌絲接觸到食用菌絲時將其菌絲纏繞切斷。蘑菇受害率達60%,產量損失10%~30%。
1.2鏈孢霉
鏈孢霉俗稱紅粉病,紅面包霉病,為食用菌生產中常見雜菌,可污染所有的食用菌,是一種頑強、速生的氣生霉菌,培養料受污染后,還在料面迅速形成橙紅色或粉紅的霉層。蘑菇受害率達40%,產量損失15%~20%。
1.3曲霉與青霉
曲霉俗稱黃霉、綠霉、黑霉等。曲霉的種類很多。黑曲霉的菌落為黑色疏松的果粒狀;黃曲霉黃色、黃綠色,最后呈褐綠色;灰綠曲霉初白色后呈灰綠色;青霉,其種類多、菌落呈灰綠色、黃綠色或藍色粉狀霉層。曲霉、青霉均屬常見的雜菌,它們與食用菌爭奪營養、水分,并分泌霉素抑制食用菌生長。蘑菇受害率達50%,產量損失15%~25%。
2 主要蟲害
2.1螨蟲
螨類是食用菌害蟲的主要類群,俗稱菌虱,它們以若螨,成螨直接取食食用菌絲和子實體,造成播種后不發菌,或發菌后出現 “退菌”現象,并使培養料變黑腐爛、菌絲萎縮,子實體出現凹狀的斑眼、枯萎。若為害菇(耳)根,可影響出菇(耳),造成子實體腐爛和畸形,有的還可傳播雜菌和病原菌。螨蟲在3年以上的菇房內發生普遍,尤其以地表層栽培的蘑菇、金針菇受害嚴重。菇農由于用藥不當,菇房長期使用無殺螨效果的殺蟲劑,蟲源表現出猖獗趨勢。
2.2菌蛆
菌蛆是危害食用菌的雙翅目昆蟲幼蟲的總稱,它的成蟲人們通常又分別稱為菇蠅、菇蚊和菇蛆(癭蚊)等類,而每一類又各包括許多種類,它們以蛆形幼蟲取食各種食用菌的菌絲和子實體,并傳播病原菌;危害嚴重時直接影響食用菌的生產。造成損失因品種而異,如茶樹菇受害率達85%,產量損失10%~30%;金針菇受害率達70%,產量損失15%~20%;雙孢菇、黑木耳和毛木耳受害率50%,產量損失10%~20%。
2.3線蟲
線蟲是近3年來在蘑菇等草腐性品種中發生面積和受害程度快速上升的害蟲之一。由于菇農長期防治用藥不當使之由弱勢種群發展為優勢種群。蘇北地區平均受害率達50%,產量損失20%。
3 防治對策
食用菌作為高營養的食品,其食用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所以防治上應該遵循以農業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植保方針,并提出了“一清,二輪,三管,四防”的防治策略。
3.1清潔菇棚
及時清除越冬期病蟲侵染嚴重的出菇袋,將菇棚內殘菇、爛菇清除。活動性菇棚在使用2~3年后搬遷換址,并避免菇棚集中設置。有條件的菇農,可以每年更換新棚,防雜菌效果會更好。
3.2合理輪作
3.2.1食用菌不同品種之間輪作。食用菌栽培實踐證明,在同一菇棚內連續栽培同一菇類,極易引發雜菌污染,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不同菇類或同一菇類的不同品種之間輪作,對病蟲害及雜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殺滅作用,能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
3.2.2提倡與其他作物輪作。有些菇類如平菇、雞腿菇,大田種植,不需熏蒸消毒,只需取表土下30cm的生土,拌入石灰粉即可。每2~3年輪作1次,既可肥田,又能消滅病蟲害,一舉多得。
3.3加強管理
管理措施得當,合理調節溫、濕、氣三者之間的關系。溫度、濕度、氧氣是影響各種食用菌質量優劣、產量高低的重要環境因子,三者要統籌兼顧。出菇期間,在合適的溫度下,如雞腿菇16~24℃、雙孢菇14~16℃子實體數量最多,產量最高;物料含水量以60%~70%為宜,空氣相對濕度在菌絲生長期間控制在75%~80%,子實體階段在85%~90%,低于60%,菌蓋易反卷;高于95%以上,易引發病害。食用菌全都屬于好氧性微生物,整個發育期間均需要新鮮空氣,特別是子實體形成期間要勤通風換氣;通風不良、過于潮濕、溫度過高的菇房,容易滋生雜菌害蟲。
3.4化學防治
3.4.1殺菌劑。食用菌的病害和競爭性雜菌大多是真菌引起的,它們對藥物的敏感程度有許多相似之處,多采用多菌靈、托布津、苯菌靈、克霉唑、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殺菌劑。但要注意在食用菌栽培的不同階段,其濃度、劑量都應按規定用量選用,防止發生藥害;其次,多種藥劑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3.4.2殺蟲劑。敵敵畏具有熏殺和觸殺作用,對菇蠅類的成蟲、幼蟲和跳甲有特效(但對螨類殺傷力差),使用濃度為500倍液;但平菇對敵敵畏很敏感,濃度稍大就可能產生藥害,最好改用敵百蟲或辛硫磷500倍液;同樣,一些蘑菇對敵百蟲敏感,最好改用敵敵畏。若有跳甲和螨類同時發生,用辛硫磷和殺螨劑混配效果較好。另外,用磷化鋁熏蒸防治也很有效,一般用量2~3片(6.6~9.9g)/m3,對大部分食用菌害蟲都有很好的殺滅效果。熏蒸后菇房密閉48小時后,要開窗通氣3小時以上,確定無余毒后才可入內。
(收稿:2009-02-17)
作者簡介:鳳舞劍 (1976-),男,江蘇徐州人,生化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植保專業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聯系方式:E-mall:fwjedu@126.com,Tel:136851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