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8月11日文章,原題:新畢業生到中國找工作 對于面臨國內失業率接近兩位數的美國大學畢業生而言,上海和北京正逐漸成為新的樂土。甚至那些對中國了解甚少或一無所知的人也躍躍欲試。吸引他們的是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低廉的生活成本和規避剛開始職業生涯時通常需要繳納的各種費用?!白罱鼛啄辏铱吹侥贻p人紛紛擁入中國工作”,“亞新科工業技術”創始人杰克·潘考夫斯基說,“我1994年來華時,恰逢美國人前往中國的第一波浪潮。如今的這些年輕人是第二波大浪潮中的一部分?!?/p>
2007年畢業的史蒂芬斯就是最近這股大浪中的一員。兩年前,他決定接受上海一家教育旅游公司的暑期臨時工職位?!澳菚r我對中國一無所知……人們認為我來中國簡直是瘋了?!苯涍^在非贏利機構和一家大型公關公司的歷練,如今他已精通普通話并成為北京一家網絡游戲公司的經理。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在華生活的麥肯錫公司合伙人喬納森·伍伊澤爾(華強森)表示,同幾年前相比,他眼看著越來越多的美國年輕人來華,為風起云涌的創業潮推波助瀾?!叭缃裰袊写蟀训膶嵺`機會……年輕人樂意前來并嘗試新事物,”此外,中國經濟更適合創業者和求職者。2006年畢業的薩拉貝茜·波爾曼兩年前來到北京,獲得了一份在她這個年齡很難在美國找到的工作:一個現代舞團的節目部主任。
潘考夫斯基表示,許多中國公司正尋求英語是母語的人以幫他們在美國市場運作。他近期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商業銀行,盡管并沒公布任何招聘信息,卻收到60多份求職簡歷,其中1/3是希望來華工作的美國年輕人。即將進入大三的麻省理工學生佐姆尼爾正在該銀行實習,“由于美國環境日趨艱難,我開始考慮其他地方的機會?!?/p>
許多年輕人表示,在中國工作的巨大吸引力之一是他們有機會在職位升遷方面能跨越一到兩級。波爾曼說:“毫無疑問,中國對開創職業生涯是極好的地方?;孛绹抑荒茉诠緭螌嵙暽蛟诹挚现行氖燮??!睂α硪恍┤藖碚f,如23歲的詹森·米修姆,中國解決了創業的現金難題。2008年從哈佛大學獲得生物學學位后,米修姆到中國學習語言。其間他開始創辦一家學術咨詢公司,為希望赴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提供服務?!拔抑赃€留在這里都是中國的錯”,他說,“這里創業的成本太低廉了”,他說只花了相當于1.2萬美元的儲蓄。
華強森表示,在中國的工作經歷并非回到美國后就能獲得好工作的自動門票,但能在中國表現突出是職業經歷中的寶貴一筆。▲(作者翰納赫·賽利格森,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