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路
錢仲書雖是名滿天下的大學問家,可孩子氣卻伴隨了他的一生。
女兒還是個娃娃的年齡,他常常會在女兒睡著了的時候,在她肚皮上畫個大花臉;或在她被窩里埋地雷:玩具、鏡子、刷子、毛筆、硯臺,甚至掃帚、簸箕,等女兒驚叫,他就得意地笑。有一次,他生病住進了醫院,跟夏衍住在一個醫院,夏衍過生日,其女兒給錢仲書也送了一塊蛋糕。病情剛剛好轉的錢仲書胃口大開,坐在床邊就痛快淋漓地吃了起來,一邊與前來看望他的人侃大山。突然他發現了記者的攝像機鏡頭,于是一撩被子,連人帶蛋糕全都捂了進去,全然不顧滿頭滿身滿被子的奶油。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陸文夫當選為中國作協副主席,可他一直沒離開蘇州。不久,碰上單位分房,可辦事的不知道他這個京官到底是多大,應按什么級別對待。電話打到北京去問,那邊的人含糊其辭地說,相當于副省級。這下可忙壞了當地政府,蘇州其時還沒這么大的官,于是給陸文夫分了一套獨門獨院的小別墅,另配了一輛小車。新居分到后,他第一次在家里接待外賓就出了笑話。那天,他親自用小車把外賓接到家來。因為他家的地界的太窄,車子靠邊,只能從外邊下人,他坐在外邊應當先下。出于禮貌,他執意謙讓,可客人在里邊又出不來,這位國際友人只得說了聲:“對不起!”然后伸長腿,好不容易才從他前面跨了過去。
著名書畫藝術家黃永玉自幼喜愛繪畫,少年時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聲畫壇,被譽為“中國三神童之一”。那一年,黃永玉大師帶著他飽經滄桑的心靈和撼人魂魄的畫作來到北京后,住在京新巷“芥末”故居。這是一間擱置了許多年頭的房子,四壁連一扇窗戶都沒有,一走進去就有種壓抑的憋悶感。然而,黃永玉并沒有厭棄這間小屋。他笑哈哈地拿出一張潔白的畫紙貼在墻上,然后信手在上面畫了一扇窗戶,畫得如同真窗。他頓時感覺屋外的陽光像流水一樣涌入小屋,屋內的一切立刻顯得無比生動。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個細節的總和。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可以觀照出一個人的涵養品行與內心境界。錢仲書、陸文夫和黃永玉都是大師級的人物,可他們在生活中卻率行由性,久而久之,默化為人生的執著,一如江南水鄉的那種寧靜,平和,清淡與明澈,還有著綿長的韻味。
一銘摘自《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