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沖
[摘要]在人類的印象中總有一種情義揮之不去,那是傳統的巨大影響,我們無法摒棄也不會摒棄傳統。從中國古代的活字印刷術到現在的網絡電子書,都是人類科技技術發展進步的結果。傳統印刷在數碼時代依然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
[關鍵詞]印刷 傳統印刷 網絡電子書 影響
中圖分類號:G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10197-01
古代中國,文字的產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文字和印刷是相互共存的。古代印刷,系以毛刷蘸墨涂布于印版之上,覆紙于版面,再用另一干毛刷在紙背輕刷之,在版上凸起的反向文字印墨,即在紙上印為正向文字墨印,因一刷即得一印,故稱印刷。從古至今,人類獲取知識、傳播知識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易碎的甲骨,笨重的竹簡,昂貴的絲絹羊皮,搬不動的摩崖石刻……求知的過程何其的艱難!直到中國人發明了造紙印刷,閱讀和學習才變成了一種可以眾人分享的樂趣。幾千年來,這種方便的閱讀方式已經成為傳統,深深的烙在人類靈魂的遺傳基因之中。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代表,它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有人把印刷術稱為“文明之母”,這是再恰當不過了。
印刷術的種類有很多,特性也不盡相同。傳統的印刷方法主要可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及孔版印刷四大類。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網絡的流行帶來了新的閱讀方式——網絡電子書。網絡電子書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可以是印刷由于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網絡電子書的普及讓我們意識到——是否會對傳統的印刷方式產生影響,通過對這兩種閱讀方式的研究比較可以找到答案:
一、技術問題
在網絡電子書瘋狂流行的今天,同樣區別傳統印刷技術的一些弱點也存在著。盡管新的網絡電子書出版標準將要施行,網絡電子書也很難替代印刷中的防偽技術,到底用什么方法確保盜版不會猖獗等類似的問題都是伴隨著網絡電子書的產生而存在的。由于超鏈接的存在,電子書的閱讀會遇到許多問題,通常需要頻繁地使用鼠標點擊導航條或鏈接對象,閱讀過程需要有很多附加動作,影響了閱讀進度。當然下載電子書也會占用我們的電腦空間。閱讀電子書我們至少需要解決電腦以及網絡的問題,因為電子書是依附于此二者而存在的。
二、審美
現在的印刷不僅要求印刷質量還要求裝禎效果,一樣裝幀漂亮及紙張質量好的書籍擁有極大的收藏價值。電子書給人的感覺往往是形式類型都是一樣的,盡管現在電子書在不斷更新,還是缺少了傳統印刷所帶給人們的新鮮感。例如:用木刻水印復制的中國畫擁有很好的收藏價值。總覺得在電腦上的東西不能完全擁有它,木刻水印使我們有機會將大師的作品“拿在”手中。有人對各圖書館做過調查,還是認為印刷的圖書比電子書目更受歡迎。人們除了在閱讀時獲得自己所需的知識,還可以體會從那奇妙的印刷中所帶來的賞心悅目的感受。
三、健康
紙制媒體看起來很舒適,不會刺激眼睛,分辨率高,每一個字都能看得特別清楚。圖文印刷之后就再不耗電和油墨,而且紙質媒體輕巧,可隨意卷曲。盡管電腦屏幕、手機屏幕以及絕大多數的電子書都是完全基于液晶,液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用得越來越多,然而液晶的舒適感特別差,電腦屏幕對視力的傷害已經成為科技界一直想解決卻無法徹底解決的大問題。事實上是對著光線閱讀,屏幕后面有背光,對眼睛是有傷害的。而且可以閱讀的姿勢非常有限,不能像看書一樣躺在沙發上看電腦,使用方法受局限。這些方面限制了液晶替代紙質閱讀的潛力。而且不能隨意變換閱讀的角度,否則會變形或者變顏色。
當問到如需要購買一本書(紙書價格約為20元)的時候,51%的讀者選擇到“幾公里外的傳統書店購買”,32%
的讀者選擇“上網絡書店購買紙書”,只有5%的讀者選擇購買保真電子書。
四、閱讀習慣
網絡電子書與傳統印刷的書體現了一種閱讀習慣,在濰坊職業學院隨機抽取了150名師生進行調查,有91%的愿意看印刷的書刊,只有9%認為在網上下載電子書比較方便。在當代社會的發展階段,由于因特網的流行,促成了網絡電子書的不斷擴展,人們可以很容易的在網上找尋到自己想要的書,但是往往也會遇到許多電子書是需要付費才能閱讀,這同樣讓人覺得不方便。電子書使人們放棄了閱讀傳統印刷的書刊的好習慣,人們無法把看書時有的體會記在書頁的旁邊。
印刷承載信息的是紙張。紙張有固定的篇幅大小,或16或32開。讀者閱讀時,一般可以做到紙張的一面全部出現在視野中,讀者的閱讀是先瀏覽全版做出基本判斷,然后再決定閱讀的大體方向的。人們可以清楚的從目錄中獲得信息,知道這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但是網絡版提供信息時,依靠的是電腦屏幕。一般的電腦屏幕多為15或17英寸,而且是采用的橫式,與書刊版面的直式不太一樣。許多網頁的大小都超過屏幕,這就意味著,讀者在讀網絡版時,不再像看印刷版那樣做到一覽無余,也就很難對書刊的總體有一個明確的印象。
五、安全性,版權
當人們從網上購買電子書的時候會想到會不會是安全的,只要有網絡就會想到網絡安全。眾所周知,從網上下載資料的同時有可能會攜帶病毒,如果電腦感染病毒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工作,同時也無法看到自己需要的資料。與此相反,傳統印刷的書刊就不會有類似的問題,我們可以毫無顧慮的暢讀自己喜愛的書籍,隨手拈來都比較方便。
六、總結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網絡電子書的發展不容忽視,同時也是數字時代發展的必需,傳統印刷方式并不會受到大的沖擊,可以理解為是兩個不同方向發展的事物,就像凹版印刷與凸版印刷技術,它們都有自己存在的方向和立場。傳統印刷技術闡釋了中國悠久的文化背景,從事印刷的工人成為一種手工藝的傳承者,例如木版水印最為成功的復制了中國畫。我們說我們不能摒棄一切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當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的時候,他可能改變了當時整個世界,因此讓我們記住畢昇和他的活字印刷。
從大的影響來說,電腦的普及讓我們忽視了在打字時的錯別字,也許你我都有這樣的感受,當拿起筆來時突然忘記了這個字怎么寫。對于在印刷媒體中成長起來的人們,畢竟版面影響了他們多年的閱讀習慣。出于個人觀點,認為文字最好的載體是紙張,人們往往希望把在網上看到的內容打印下來,以方便以后閱讀,也利于保存和收藏。網絡電子書對現在人類的影響是有的,但它永遠無法替代傳統印刷。
作者簡介:
魏沖(1982-),山東淄博人,濰坊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及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