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兆松
根據中醫經絡學說,手指與五臟六腑是由經絡聯系起來互為一體的。掌心、手指末端和手背的經絡上,布滿了許多敏感的穴位。如拇指側端的“少商穴”,食指橈側距指甲間有“商陽穴”,拇指、食指之間虎口處有“合谷穴”,掌心有“勞宮穴”,等。中外醫學家對手、腦關系進行研究后證明,鼓掌(拍擊手掌)不但能健腦益智、增強記憶力、消除疲勞、提高思維能力,還可以治療末梢神經炎、手部麻木痙攣、高血壓、腦血栓后遺癥、失眠、凍瘡、上肢關節炎、便秘、更年期綜合征等多種疾病。鼓掌時可自然站立,全身放松,排除雜念,兩手掌心相對,鼓(擊)掌動作宜緩慢,用力要適度,以鼓掌后手掌脹熱為宜,連擊30次為一遍,每日可做3~5遍。
腳底有63個與臟腑或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蹬足能使腳、腿和大腦感到輕松舒暢,對全身各系統生理機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可調節神經活動,益智增慧,延緩衰老;使肌肉節律性舒縮。有助于下肢靜脈血和淋巴的回流,消除下肢瘀血;可治療下肢麻木、發冷、浮腫;增加胃腸蠕動和排空,振奮食欲;改善腎區血液循環,增加腎臟血液灌流量,增強腎功能。行走、坐位均可進行蹬足。行走時足掌距離地面不可太高。邊走邊蹬,兩腳交替進行,動作不宜太快。坐姿時,先提起左腳,向前緩緩伸直,腳尖向上,當要伸直時,腳跟稍用力向前蹬出,連續20次后換右腳再做20次為一遍。每日做3~4遍。
耳朵是人體五官之一,古典醫籍有“耳為宗脈之所聚”,“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于耳者”,“一身之氣貫于耳”之說。祖國醫學認為,腎乃人體的先天之本,而腎開竅于耳。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各部分與耳朵通過經絡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耳朵上分布了很多穴位。耳穴國際標準化方案確定標準耳朵為79個穴位,通過耳穴能診治很多疾病。經常拍打自己的“耳光”,可刺激穴位,按摩經絡,促使氣血運行,調動體內的正氣,達到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起到有病治病、無病防病的作用。打“耳光”運動簡單易行,不拘體位,站、坐、臥均可進行,每天早、中、晚各用兩手掌拍打雙耳一回,每回拍打100次,約5分鐘,力量適中,不可過猛。
鼓掌、蹬足、打“耳光”,必須持之以恒,方可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