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今起上調
國家發改委9月1日發布通知,決定自9月2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300元,相應的90號汽油和0號柴油零售價格,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22元和0.26元。這是我國成品油價格今年以來的第五次調整。
國內媒體此前報道稱,按照發改委《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國內成品油價格在8月26日就已經到達調整的“時間窗口”,但近期卻遲遲未作出調整。有媒體更是作出預測,為了防止給通脹火上澆油,油價調整或將推遲至國慶節之后。
對此,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表示,“22個工作日變化超過4%”是調價的必要條件,具體何時調整,要統籌考慮當時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求形勢、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等因素后慎重決定。也就是說,當滿足條件后,國內成品油價可能調整,也可能推遲調整。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能源經濟研究院管清友研究員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油價在之前媒體作出推遲調整的預期之后,依然進行了調價,這是因為調整與否讓發改委感到很為難。如果調整,將有可能會面臨通脹壓力,對目前企穩回升的整體經濟造成影響,但制度又必須執行。不過,這種連續的小幅調整就如同“溫水煮青蛙”,短期內不會對通脹預期造成實質性的沖擊。事實上,通脹預期本質上是一個貨幣問題,與油價調整關系不大。▲(劉 揚)
亞太歐美跟著小幅回漲 專家建議等待明確信號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本報特約記者 李龍俊
中國股市前天創下一年多來的最大跌幅,不過時隔一天的9月1日,又出現了微弱反彈。漲漲跌跌的走勢,讓許多西方媒體不禁感慨,“中國股市真讓人難以理解”。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昨天A股的小幅反彈并未放量,顯示市場做多動能有限。盡管昨天公布的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中國制造業仍然在快速擴張,經濟復蘇跡象明顯,但鑒于宏觀政策面消息平淡,后市走勢仍不容樂觀。
亞太股市出現普漲
昨天中國股市呈現慣性探底回穩的態勢,滬指微漲16點,收于2683.72點,漲幅為0.6%。雖然指數暫時停止下探,但代表市場人氣的成交量卻明顯回落,昨日兩市累計成交1592億元,較周一下跌時縮量345億元,顯示市場信心依然不足。
前日受中國股市拖累而下跌的亞洲股市,在中國股市出現反彈的刺激下,昨日也出現了普漲態勢。法新社1日報道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PMI指數達到54,連續第八個月增長,并連續第六個月處于臨界線上方。法新社分析稱,亞洲經濟巨人經濟數據的穩定,對于許多依賴中國作為出口目標國的亞洲國家而言是一大利好。當天,日經225指數收于10530.06點,上漲37.53點,漲幅為0.36%;韓國KOSPI指數收于1623.06點,上漲31.21點,漲幅為1.96%;香港恒生指數收于19872.30點,上漲0.75%。中國臺北、澳大利亞、泰國股市均出現不同幅度上漲。
外媒稱看不懂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的影響力不僅僅限于亞洲,歐美股市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受中國股市周一暴跌影響,美國投資者紛紛拋出股票和大宗商品。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周一下跌47.92點,收于9496.28點,跌幅0.5%。周一的國際原油價格也大跌4%,收于70美元下方。不過,周二在中國股市反彈的帶領下,歐美股市以及原油價格開盤都出現了小幅上漲。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開盤上漲0.14%至4915點;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和法國巴黎CAC指數同樣也是開盤后走高,漲幅分別為0.27%和0.64%;美國三大股指開盤后也出現小幅上揚。
英國《金融時報》1日分析認為,中國股市之所以會對全球市場產生影響,根本的原因是全球投資者擔心,中國經濟復蘇出現的任何反復,都會拖累其他經濟體。面對中國股市的漲漲跌跌,《金融時報》感慨道,“中國股市真的很難理解”。文章表示,中國內地股市迄今只有十幾年的歷史,但卻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市場,常常像吃了激素一樣忽高忽低,有時還受到中國政府影響,時而過于寬松,時而又過于嚴厲。
分析師對后市有分歧
國都證券分析師登厚林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股市大跌之后,市場要有一個療傷期,然后才能逐步走出陰影。有媒體報道稱,中國8月新增貸款約3000億,如果報道屬實,這一數字比7月份的3559億元再次出現大幅下滑。信貸規模的大幅下滑令當局對貨幣政策微調的解釋顯得蒼白無力。由于缺少消息面上的利好,投資者大多持觀望態度,這令兩市成交量繼續萎縮,市場人氣繼續低迷。
安信證券羅宇紅則認為,雖然可以說本次調整幅度已經夠了,但在恐慌心態作用下,指數的運行往往會超過市場預測。因此,建議投資者應主要以控制倉位、謹慎操作為上,等待市場發出明確信號再加以操作。不過樂觀人士認為,周二金融、地產板塊的率先企穩很有可能意味著,階段性調整行情已經進入尾聲,市場轉機或將臨近。因此,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盤面熱點變化,把握反彈機會。▲
環球時報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