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韋加斯輝煌不再
美國《時代》(8月24日)
賭城拉斯韋加斯多年來一直被視為美國的“成長與機會之城”,為大眾提供了一個所謂的“拉斯韋加斯之夢”。但如今它已經輝煌不再。這座賭城在次貸風暴中遭到重創,已經成為全美住宅被查封和拍賣比例最高的城市。房市的慘淡處境已經沖擊到了拉斯韋加斯賴以生存的博彩業和娛樂業。
外星人存在嗎
美國《新聞周刊》(8月24日)
在好萊塢電影中,外星人一直是熱門題材。不過在現實中,盡管人類一直通過各種方式試圖找到外星人的蹤跡,但希望依然渺茫。不過自1995年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被發現之后,研究者相信僅銀河系中就有數以億計的恒星系統支持生命的存活。而作為生命源泉的水,也并不僅僅在地球上出現。
亞洲經濟的神奇反彈
英國《經濟學人》(8月15日)
在西方很多人的詫異眼光中,亞洲經濟神奇地領先歐美,出現了強勁的反彈增長。其原因有三:首先,在亞洲幾個主要經濟體中,制造業占據了大份額,而像汽車和電子產業在整體經濟止跌回升之時的反彈非常明顯;第二,亞洲去年出口下降是國際貿易金融停滯的結果,而現在全球貿易金融流動性已經恢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亞洲各國的財政刺激計劃和西方相比,不僅規模大而且動作迅速。當然,亞洲各國政府在刺激經濟之時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兩大難題,首先是如何在保持經濟恢復的同時避免通脹和資產泡沫,其次是一旦財政刺激效果結束,經濟增長將放慢。想要解決這些難題,亞洲各國的對策中應該明確包括允許匯率上調。更強勢的貨幣將能夠幫助亞洲國家將經濟增長從出口導向型向滿足內需型轉變,也能增加家庭的真正消費能力。
民主黨研究
日本《文藝春秋》月刊(2009年9月)
1996年民主黨成立之時需要25億日元資金,鳩山由紀夫拿出了其中的15億。在眾多的議員為籌集資金而四處奔波的時候,鳩山卻要想方設法為太多的政治資金給出說法。在日本,個人向政治家捐款不能超過150萬日元。鳩山家族雖然特別有錢,但要把錢花在明處,說明這些錢的來源,則特別困難。
樂觀主義
美國《經濟周刊》(8月24日-31日)
的確,美國經濟如今遭遇了大蕭條時代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很多人因此對未來感到悲觀。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我們更需要樂觀主義的幫助,那種審慎的樂觀主義。它能開導人們去認識存在的問題,讓他們不會灰心喪氣;它也能幫助人們開闊視界,在憂愁的經濟大環境中不錯過任何機會。
“多虧報廢汽車的政策”
德國《明鏡》周刊(8月17日)
不同尋常的經濟危機催生了不同尋常的措施。德國舊車報廢津貼政策持續支撐著歐洲汽車市場:9月份,西歐的汽車銷售量再次增長了5個百分點,達到122萬輛。這是國家干預的一種成功模式,還是延緩銀行破產的拖延政策?舊車報廢津貼真的是個好主意嗎?國家到底是否應該貼錢刺激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