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峰
當越來越多的人在感嘆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以來的巨大變化時,我想起了一些與住房有關的小事。我覺得,住房與祖國的逐步強盛緊緊相連,它營造了我心中的幸福家園。
常聽老人說:什么年紀想什么事,辦什么事。這話不假。1991年,19歲的我從師范院校畢業,被分配回家鄉的初中學校教書。歷經十年寒冬與酷暑的拼命攻讀,而今如愿踏上了三尺講臺,實現了父母和我的愿望,我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白天,我把全部的精力都交給了講臺和學生;夜晚,我便在自己從小長大的老房子里讀書、寫詩。后來,我的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學生們爭著往我班上擠;我在創作上也收獲喜人,散文隨筆和詩歌作品接二連三登上全國各地的報刊。這時候,給我提親的好心人也邁進了我家的大門,我家頓時門庭若市,
可能是懂事晚的緣故吧,那時的我,根本沒有談戀愛找對象的想法,我一直在學校和自家的老屋里享受著這平靜而有序的生活。我固執地以為:老屋就是我的住房、我的家,我在老屋中長大,自然就要永遠生活在老屋中。這種想法一直左右著我的思想。直到1993年農民們開始收獲秋季的累累碩果之時。那一年,我遇到了剛大學畢業的燁,她是一個有著淳樸性格、善良品質和學者氣質的女孩,于是我的戀愛生活從1993年的秋季正式開始了,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很快,我的婚姻問題便成了我的家人和親友們經常聊到的話題,而“我的住房”也開始有了全新的計劃。
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山東農村,娶媳婦首先就要有新房。怎么辦?父親是個很有眼光、辦事果斷的人,他作主在老家附近為我買了一處房產,5間大瓦房,外帶一個大院落。現在看來,這無疑是很理想的住房。尤其是對于喜歡寫作的我來說,這里更是一個活躍神經、激發靈感的絕好去處。
可是,當父親把房門鑰匙遞到我手上時,我由于沒有心理準備,竟鬼使神差地拒絕了。我說:“不慌,不慌,好的還在后頭呢。”推讓了幾次,父親奈何不了年輕卻脾氣倔強的我,只得按我的意愿把這處大房屋和院落處理掉了,然后把一萬元的房款給了我。
現在想來,當時的我年輕氣盛,辦事不加任何思索,真可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正是因為我的年少輕狂,讓這套很不錯的住房從我的眼皮底下很可惜地溜走了。
1995年,我與妻子所在的學校開始分房,也是平房帶小獨院,不過總面積小了許多。學校公告上說,先照顧兩口子都在學校工作的。我很高興:住房問題,這不解決了嗎?
不料,年輕的我不知道“人外有人”,本應名正言順分給我的住房,卻被據說有鐵關系的老師搶先占去,我的情緒為此低落了整整兩個月。
不過后來學校還是分給了我一個小獨院,兩間平房,外加一個儲藏室,一個小廚房,最特別的是我的小院里還有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于是,當班主任的我便忍不住動用了我的“權力”,率領我的學生們開始搞社會實踐。我們把小院里的荒地開出來。種了整整齊齊的八畦菜,施上了農家肥。此后,我家一年四季都有家常蔬菜:春有白菜、油菜,夏有黃瓜,秋有絲瓜、豆角,冬有大白菜……學校附近的一些農民朋友和學生家長,常到我精心侍弄的這個小園里參觀、考察,學習種菜技術。
這段充滿綠色暢想的生活,使我盡享了田園生活的美妙。在這個小院居住的5年,是我永生難忘的一段時間,我學會了與各式各樣的人做鄰居,我與妻子的工作取得了讓同行們承認的成績,當年我們教出來的學生,現在有的成了單位的領導或業務骨干。有的讀博,有的成了我的同行,每逢春節來給我拜年的學生摩肩接踵。
謝謝了,我的小獨院,我的“綠菜園”,我將永遠把你銘記。
2001年10月,我看好了妻子新學校附近的一套樓房,120平方米,二樓。
那時,國家已經開始優待教育,大幅度提高教師待遇,我的月工資也由剛畢業時的120余元猛漲到了1200余元,學校還時常發點自習輔導費。但120平方米的房子,即便當時的房價很低,一平方米才1000元,我也需要拿出12萬元來。我原來的住房可以賣3萬元,還有9萬元的空缺,怎么辦?這可難壞了我。
這時,父親說話了:“我這里有3萬元,算是給你買房的錢吧,剩下的,你自己想辦法。”我一激動,鼻子抽動了幾下,但最終沒讓眼淚流下來。接著,做買賣的二弟送來了3.5萬元;在一家工廠里管生產的小弟把一萬元送到了我手上,還說:“大哥,我上學時你給我幫那么大忙,這一萬元算是送給你的。”我說:“這怎么行?”后來,我還是把一萬元錢硬還給他了。
我打電話給岳父,老人很耐心地聽完我的嘮叨,問了句:“是你來拿錢呀,還是我給你送去?”我給了他一個很干脆的回答:“我馬上去。”于是打的飛奔而去。到家時正是中午,岳母已將一桌飯菜整好了,很明顯是用來招待我的。岳父說:“吃了飯,再走吧。”吃完飯后,岳母把錢給了我:“這是一萬五。”我一算,9萬元錢不就湊齊了嗎?于是趕緊和妻子將錢交齊,拿了新房鑰匙,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
買房后,我與妻子定了5年的還款計劃,到2006年暑假,我們已經還完了所有的款項。
住在現在的樓房里,我時時想起家人給我的幫助,越來越感到我要孝順父母,善待兄弟。
確實,住房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住房的故事,更是恒久不變的話題。感謝祖國,感謝住房,是祖國,成就了我的人生夢想;是住房,營造了我的幸福家園,幫助我實現了人生奮斗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