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奮
閣,到處是青松翠柏,瑤草琪花,碧澗清溪,假山幻幛。此時,正是冬日天氣,花木多半蕭疏,使人倍感寂涼。皇上觸景生情,行一步,嘆一聲。太監們知道龍心不悅,只得曲意奉承。有個聰慧的崔總管,竟啟口稟奏道:“這園內花草,得邀宸盼,也算是修來之福。可惜經冬凋謝,不有四時皆春。現應續選名花入園,令它顏色常新,方不負圣躬寵眷。”咸豐帝聞言笑道:“世上沒有不凋的花草,任它萬紫千紅,一遇風霜,便成憔悴。除非是美人兒,或者還可以代得。”崔總管道:“本年選秀女,萬歲爺圣德如天,叫她們入值園內,豈不是眾美畢具了?”咸豐帝道:“前次挑選秀女,都是俺們旗人,朕都玩膩了,并無多少趣味。”崔總管接口道:“萬歲爺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只要一道圣旨,令各省選女入侍,就使西子(西施)、太真(楊貴妃),亦可立致。”咸豐帝道:“祖制不許采選漢女,哪里能由朕做主哦?”崔總管回道:“宮里應祖制,園內想亦無妨。”咸豐思忖一會,說:“這也須秘密辦理,不可聲張。”崔總管忙說:“遵旨。”候咸豐游畢,即隨駕回宮。
幾個月后,江南便進獻漢女數十名,供值圓明園中,分居亭館。個個是纖絨釵影,撲鼻的是粉馥脂芳。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今夕是這個當御,明晚是那個侍寢。內里最寵幸的計有4人。咸豐帝各賜芳名,叫做牡丹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分居園內的“鏤月云開”、“杏花春館”、“武陵春色”和“綺吟堂”內。一時間,圓明園內出現“四春爭寵”的狀況。
咸豐帝玩罷園內秀女還意猶未盡,又常常隨崔總管出宮上街看美人,調戲良家婦女。聽說皇宮后街有一朱姓人家,三個女兒生得如花似玉,在崔總管的張羅下,“姊妹花”被養在一座皇家花園供皇上淫樂。太平軍向奉天出發,地方政府告急文書雪片般飛進北京,滿朝文武和皇后都不知皇上去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有近臣向慈安皇后進言,皇后將引皇上游的崔總管抓來拷打,才把咸豐找了回來。咸豐走進御書房,見桌上奏本堆積如山,隨手一翻,都是各州縣失陷的警報,這才大吃一驚,手忙腳亂地指派一番,由他們去清剿太平天國。過了幾天,咸豐又想起女人來了。
崔總管知道皇上心思不樂,隔了幾天,便興致勃勃地跑到皇帝面前,悄悄奏道:“奴才近日又打聽到城南有個美人兒,名叫‘冰花,又稱‘蓋南城呢!”
“怎么叫‘冰花呢?”咸豐覺得很詫異。
“因為那女人長得像花朵一般,性情卻冷如冰霜,整天板著臉,無人敢去惹她。倘若浪子去調戲,更要吃她臭罵。因此,人們送她個綽號叫‘冰花。”
咸豐聽了點點頭,又問:“為什么又叫‘蓋南城呢?”
“因為她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姿色,實在太美了,蓋過城南一帶地方的娘兒們,所以又叫‘蓋南城。城南一帶秦樓楚館,紅燈遍掛,向是娼寮(妓院)聚居的地方,酒地花天,金吾(古代負責皇帝警衛和京城治安的武職人員)不禁。”
咸豐帝不等聽完,便迫不及待地叫崔總管備馬。他改扮成富家公子模樣,崔總管扮作隨從,兩人悄悄溜出宮門,徑直跑到城南。到一家鞋鋪前,見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禿頂男人,正趴在凳子上釘鞋,可就是不見有什么女人。他倆在門口繞來繞去,繞了一天依然不見有女人出門。皇上掃興,兩人策馬回宮。
第二天用罷早膳,兩人又去了城南鞋鋪,依舊沒有見到“冰花”。向人打聽,才知道那禿頂男人就是“冰花”的丈夫。皇上嘆了一口氣道:“好一朵鮮花,可惜插到牛屎里了。”
第三天,皇上又隨崔總管去了那里,終于見到了“冰花”。這天,女人的禿頂丈夫不在家,只見一個年輕女子蓬頭散發,正在店鋪中搓洗衣服。皇上隨崔總管跳下馬來,一齊跨進店里。只見滿地爛泥,一股臭氣沖進鼻孔。皇帝生平哪里到過這種齷齪地方?但為了這個女人,也管不了許多。
那女人見有買主進門,忙丟下手頭活計,擎著水淋淋的一雙手,一面拿衣角擦手,一面上來招呼。皇上向那女人瞄去,果然柳眉雪膚,活像玉觀音降世。再看她的手時,玲瓏白潤,雖然終日操勞,卻毫無粗糙的痕跡。再打量她的身材,一身曲線玲瓏,又活像一位婀娜多姿的阿拉伯舞娘。那女子苗條里略顯豐滿,白膩中透著紅潤,直把這個風流天子看得目瞪口呆。
崔總管裝作要買她的釘鞋,與她討價還價,皇上卻在一旁入神地朝女人臉上打量。越看心頭越癢,忍不住就開口低聲問女人:“前幾天我也曾來看望你,你卻不在店里,不知你到哪里去了?”
那女人見他色迷迷的,裝作不曾聽到,只顧翻弄釘鞋,做她的生意。
“你家那禿子丈夫,今日到什么地方去了?”皇上見她不理,繼續死皮賴臉地問話。
女人聽到,滿臉怒容,轉過臉去不作理睬。
這時,皇上膽子慢慢大了起來,伸手去捏女人的手。那女人大怒,順手撩起一只釘鞋直對咸豐臉上打去。虧得崔總管眼明手快,順勢抓住女人手腕。女人柳眉倒豎,大聲哭嚷起來。街坊鄰居尋聲趕來,擠滿店門。眾人說:“青天白日之下,在街上調戲女人,真是豈有此理!打死那個色鬼!打,狠狠地打!”
崔總管見勢不妙,趕忙從腰間拔出劍來,站在店門口攔住眾人。大家見他拔出劍來,更是怒火中燒,一齊嚷道:“這個死囚囊,竟敢拿刀動槍,敢是沒有王法了。俺們打死他!”
一連幾聲喊打,眾人找來棍棒磚頭,一齊擁到店門邊。皇上見事鬧大了,縱身一躍,跳上柜臺,隨手從櫥架上抓起釘鞋釘靴,向眾人擲去。許多人被釘靴打出血來,群情激憤,就拾起靴子回擊。
正在這時,有人高喊:“巡城御史到了!”老百姓正要對御史“討個說法”,卻見御史進門立即伏跪在地。眾街坊見御史大人如此,知道不是一般人物,便一個個地溜走了。
且說咸豐回到家中,因為沒有玩到“冰花”,心中不樂,一連幾日膳食無味。崔總管真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蟲,他早已把“冰花”弄到一處皇家花園禁養。原來崔總管假傳圣旨,說“冰花”居住的這條街要拓修官道,撥了些官銀將十幾戶居民遷走,又脅迫“冰花”丈夫寫了一紙休書,禿頭鞋匠被迫遠走他鄉謀生。“冰花”進宮后不肯受辱,崔總管便在茶里下了蒙汗藥,待她睡得迷迷糊糊時,皇上終于得手。之后,傳說“冰花”得了瘋病。
咸豐帝龍體終因荒淫無度被淘虛了。至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北狩”熱河躲難,后聽內臣上奏: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并放火燒了3天3夜。為了平息洋人的怒火,朝廷不得不給洋人賠款數千萬兩白銀。咸豐長嘆一聲,眼中發黑,昏厥過去,從此一病不起。雖然每天吃珍珠粉,喝鹿血,也無濟于事。他躺在御榻上呻吟,骨瘦如柴。數月后駕崩,只活了31歲。
(壓題圖:今日圓明園)
(責編 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