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妮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要求實現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建立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能充分運用圖像、文字、動畫、音頻、視頻等技術建立一種交互式的、學生能自主學習的網絡教學模式。通過沈陽職業技術學院“網絡數據庫SQL Server教學資源平臺”的開發,結合實際需求和WEB技術,探討教學資源平臺的設計與實現方法。構建一個B/S模式的,以ASP技術和SQL后臺數據庫為基礎的,具備授課、實訓、自測、答疑平臺的網絡輔助教學環境。
[關鍵詞]教學資源平臺ASPB/S結構SQLServer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610075-01
教學改革的總目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建立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能充分運用圖像、文字、動畫、音頻、視頻等技術建立一種交互式、開放式、學生能自主學習的網絡教學環境。
在沈陽職業技術學院,《網絡數據庫SQL Server》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主要專業技能課。為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開發《網絡數據庫SQLServer教學資源平臺》是我院的重點課程建設項目。本課題開發完成以后,將應用到實際教學之中,為學生提供課件、教案、視頻授課等知識講授平臺及實訓、自測、答疑等輔助教學環境。
一、應用程序的體系結構及技術
目前應用程序的開發模式常采用客戶機/服務器(C/S)模式或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BIS結構是在C/S基礎上發展起來的。B/S結構相對傳統C/S結構明顯的優點是:各個客戶端只需安裝一個簡單的Web瀏覽器,即用戶面對的是簡單統一的瀏覽器,而不是一個復雜的軟件。這樣,不僅降低了用戶使用系統的難度,而且易于系統的維護。www技術的出現使瀏覽器作為表示層的三層體系結構成為目前應用主流。
B/S模式的軟件開發分為前臺界面設計和后臺服務器程序開發兩個部分。
前臺界面為用戶瀏覽效果。前臺界面的設計常使用PhotoShop軟件制作圖片效果,使用Flash及ImageReadye及VBScript代碼制作動畫效果,使用Dreamweaver進行網頁元素及內容的編輯。
后臺服務器程序存儲在服務器端,用戶不能通過瀏覽器訪問到。后臺服務器程序用于網站或B/S模式軟件功能的實現,主要是通過采用ASP通過ADODB技術訪問ACCESS/SQL SERVER數據庫來實現功能。
二、系統需求分析
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實施為全校師生服務的資源共享平臺,旨在整合優質的教學資源,包括有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媒體素材,以及案例、課堂教案等。實現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具有沈職院特色的資源庫。
系統管理:包括管理員管理、教師信息管理、以及對系統用戶的權限管理等。
教學資料管理:包括電子教案管理、課件管理、資源案例管理等。管理員負責教學共享區和公共區的資源信息管理以及資源上傳、資源審核工作;教師負責個人教學區的資源信息管理、資源上傳、教學資源共享、公共區的資源推薦以及對學生的權限管理等工作;學生通過資源檢索與點播和指定目錄資源上傳來完成學習。
教學平臺:教學平臺是教師和學生完成網上教學的平臺。包括視頻授課資料上傳、答疑討論、實訓、學生自測、考試幾個模塊。
系統性能需求;作為一個教學應用系統,要求該軟件在應用中應具有以下的性能:個性化、開放性、交互性、科學性、界面友好、創新能力培養。
三、系統總體設計
模塊及功能:管理員通過管理員口令及管理子系統訪問數據庫的相關數據表,進行注冊信息管理、公共信息維護;教師用戶通過教師口令及教學子系統,訪問數據庫的相關數據表,進行教案、課件、案例、考試及實訓項目、答疑等項目的管理;學生用戶通過學生口令及教學予系統瀏覽網頁,進行自主學習,并參加考試和實訓項目等。
數據庫主要用于三方面:用戶登錄、考試和實訓,所以在數據庫中主要設計出如下數據表:管理員用戶表、教師用戶表、學生用戶表、單選表、多選表、填空表、綜合測試表、知識庫表、留言信息表、學生實訓作業管理表等。
界面風格設計:考慮到該項目用于校園,希望該項目能呈現出“菁菁校園”及“青春活力”的感覺,并且具有知識氛圍及科技感。所以將該項目的色彩基調定為綠色,同時配以紅色和藍色。其中綠色代表校園;紅色代表青春活力及起到醒目效果;藍色代表科技。在素材的收集及界面元素的設計上也圍繞此主題。
四、系統實現
前臺界面效果的實現:綜合運用Flash、PhotoShop、VBScript代碼制作出本教學資源平臺的引導頁。綜合運用PhotoShop、ImageReady、Flash、VBScript網頁特效代碼設計制作出本教學資源平臺的首頁及內容頁模板。
后臺代碼的實現:下面這段代碼為“考試系統”模塊的部分實現(代碼略)。
五、結束語
在對網絡輔助教學系統作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后,本文根據《網絡數據庫SQL Server教學資源平臺》建設這一實際課題,結合軟件工程方法,運用WEB技術,研究了設計理論和實現方法,設計實現了整個系統。該系統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師生教學的互動、為學生提供了自主開放的學習環境,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效果。目前該平臺已應用于實踐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輔助教學作用。同時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積累網絡輔助教學系統設計開發經驗,為后續的研究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