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西部偉業彪炳千秋
1999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同志在西安發出了西部大開發動員令,從此揭開了我國西部大開發的序幕。2000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對實施西部大開發提出了明確的措施和要求,西部大開發這一千秋偉業在西部大地波瀾壯闊地掀起。
2005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作出了“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西部大開發的各項工作,堅定不移地把西部大開發繼續推向前進”的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高度重視。
2007年3月,國務院批復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西部開發辦組織編制的《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規劃》是統籌指導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綱領性文件,是落實西部地區重點發展任務及重大項目的主要依據。
2009年4月,國家發改委在西安召開陜西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座談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在總結講話中說,實施西部大開發整整10年,10年的歷史長河很短暫,但這10年的確是我們國家西部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10年,西部地區的經濟在加快發展,生態環境得到更有力的保護,基礎設施明顯得到增強,也是老百姓得實惠最多的10年。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回顧前10年,展望后10年。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決心不可能動搖,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不僅不能停頓,而且還要進一步深化;西部大開發的政策不僅不能變,而且還要進一步完善。
2009年6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西安調研時指出,今年是實施西部大開發十周年。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戰略部署是完全正確的,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要繼續堅持西部大開發戰略不動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現城鄉統籌和地區協調發展,拓展新的經濟發展空間,更加重視調整結構、科技創新和改善民生,把西部大開發提高到新的水平。
2009年6月10日,《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經國務院正式批復發布,對西部地區來說又是一個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作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西部地區必須更加開闊視野,更新發展觀念,完善相關政策,大力轉變增長方式,加快體制創新步伐,扎實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數陜西十年開發步步為贏
陜西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十年來,按照“突出重點,整體推進、依托優勢、構筑特色、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思路,以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為切入點,采取得力措施,大力調整經濟結構,不斷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增強關中、陜南、陜北自我發展和協調發展能力,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一是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十年來陜西省經濟年均增長12.1%,2008年再創歷史新高,實現生產總值6851億元,增長15.6%。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財政總收入1104億元,增長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58元,比上年增長19.5%,年均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3136元,比上年增長18.6%,年均增長8.9%。
二是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得到緩解。十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080億元,年均增長25%左右。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466公里,鐵路營運里程達到3750公里,高速公路及鐵路網絡骨架基本形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空港樞紐地位大幅提升。通信、水利和城鄉電網等進一步完善,油路到縣、送電到鄉、廣播電視到村和人畜飲水等工程穩步推進。
三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完成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3449.5萬畝,位居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由退耕前的30.9%提高到37.3%。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74萬平方公里。節能減排成效明顯。2008年全省萬元GDP能耗下降5.9%,二氧化硫排放、化學需氧量均削減3%,“十一五”確定的節能目標已完成了63%,走在全國前列。
四是特色優勢產業增勢強勁。2008年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520億元,同比增長22%;能源化212212業完成總產值3564.3億元,增長37.6%;裝備制造業完成總產值1561.02億元,增長24.7%。高新技術、能源化工和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旅游業接待境外游客125萬人、境內游客9022萬人,實現旅游總收入600多億元。果業、畜牧業發展良好,蘋果產量、栽植面積和果汁出口量均為全國第一。
五是改革開放取得較大突破。78%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完成了公司制改造,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到1.2萬多家,非公有制經濟比重由31%提高到45.6%。到2008年底,全省累計實際利用外資88億美元,有74個國家和地區來陜投資,5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在陜投資。
六是和諧社會建設成效顯著。“普九”教育攻堅任務圓滿完成,8所高?!?11”工程和3所高校“985”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全省,補助標準從40元提高到80元,建立了城鄉低保對象基本生活動態補貼機制。2008年城鎮新增就業29.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1%。全面啟動民生八大工程,2008年共完成十個重點項目投入資金334.98億元。
新起點西部邁入快車道
西部大開發是實現我們國家三步走的重要戰略部署,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應有之義。已經取得的巨大效果,不僅造福了西部人民,而且對全國這10年的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作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因此西部大開發應該而且必須繼續下去。
如果說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提出,掀起了西部開發的第一次浪潮,那么《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又掀起了西部開發的第二次浪潮,隨著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批復,即將掀起西部大開發的又一個浪潮。
邁入新階段,重點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已從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階段邁入新階段,即加大力度發展有特色的優勢產業。
如果沒有產業支撐,基礎設施的功能就不會得到充分發揮,財政收入得不到提高,就業崗位也不會增加,居民收入也就得不到提高。
西部地區在能源、礦產資源、裝備制造以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方面都具備相當的優勢,西部地區要利用這些優勢,加大發展力度,盡快建立起有特色的產業,形成西部地區發展的新亮點。
西部地區在發展過程中也應該同時重視對外開放。這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內開放,即與中部、東部地區的互動,另一方面是對外開放,即與世界各國和地區加強貿易往來與合作,互創商機。
實現新跨越,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漸成氣候。近年來,東部發達地區資本相對飽和,本地市場難于滿足資本增值的需要,加上受資源、勞動力成本、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