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社
關中一天水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集中了國務院有關部門、國家有關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和陜、甘兩省等各方面的智慧,是繼續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重點地區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自己學習《規劃》,深思之所以這一地區的區域規劃上升到國家層面,主要是出自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是國家在過去有這方面的規定。2005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跨省(區、市)的區域規劃。由國務院批準。”關中一天水經濟區跨陜、甘兩省,范圍涉及陜西省的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楊凌市(區)和商洛市的部分區縣以及甘肅省的天水所轄行政區域。
其次,關中一天水經濟區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區域。“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推進重點經濟區率先發展。要在城市建設、土地管理、人口及勞動力流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重要產業布局等方面,加強統籌規劃和協調,打破地區封鎖和市場分割,優化經濟發展空間布局,加快建立分工合理、協作配套、優勢互補的成渝、關中一天水、環北部灣(廣西)等重點經濟區,成為帶動和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
三是這一區域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經濟區地處亞歐大陸橋中心,處于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戰略地位,是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基礎好、自然條件優越、人文歷史深厚、發展潛力大的地區。加快經濟區建設與發展,將形成支撐和帶動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五個“有利于”對西部地區的帶動和引領作用
《規劃》中有許多亮點,其中之一就是提出了五個“有利于”,即:加快經濟區建設與發展,有利于增強區域經濟實力,形成支撐和帶動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有利于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為統籌科技資源改革探索新路徑、提供新經驗;有利于構建開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動西北地區經濟振興;有利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有利于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承接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規劃》把經濟區的發展提高到了事關引領大西北、事關進一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事關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地位。
今年是西部大開發l 0周年,實施西部大開發10年來,陜西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充分發揮區位、科教和資源等優勢,朝著建設西部強省的方向不斷努力,采取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認真貫徹落實退耕還林政策,堅決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強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發展,加大東西互動合作和對外開放力度等措施,使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得到緩解,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得到有效遏制,特色優勢產業增長勢頭強勁,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和諧社會建設邁出新步伐。10年時間,我們辦成了許多多年來想辦而沒有能力辦的事情,建設了一批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的工程項目,進一步凝聚了黨心、民心,使全省人民得到了實惠,實現了夙愿,看到了希望。再用10年多時間,也就是這一《規劃》的規劃期(2009~2020年),隨著這一區域的高速發展,作為輻射區域的陜南、陜北也必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同時這一區域也必將成為引領大西北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