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國是13億人口的大國,其中農業人口7.4億以上。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視“三農”問題。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農民富則天下安。如何促使農民收入增長,成為全黨全社會長期關注的大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使廣大農民逐步走向了富裕之路,尤其免征農業稅更是前無古人的大手筆。但是,由于地域差異,產業布局,機制障礙以及思想解放程度等諸多原因,陜西農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國一直處于落后位置。這其中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陜西農業穩定發展及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出路又在哪里?
為了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并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今年5~6月,寶雞市社科聯與陜西省經濟學學會、陜西省農業經濟學會。西部大開發雜志社聯合舉辦了“寶雞市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研討活動”,共收到征文52篇,經專家組評審,對其中的44篇優秀論文給予了表彰。
活動于6月2日在寶雞市召開了專題研討會。來自陜西省社會經濟、農業經濟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和寶雞市政府及十多個縣區的相關領導、論文作者齊聚一堂,針對當前陜西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存在的突出問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他們長期從事農業經濟方面的調查研究,許多觀點堪稱真知灼見、切中要害,發人深省。譬如討論涉及的“勞動力轉移”,“土地合理流轉”、“建立長效機制”、“農民收入結構分析”、“城鎮化建設”、“發展特色農業”以及“創新工作思路”等。都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對于政府部門今后制定政策,基層干部拓寬視野。啟迪思想,進一步搞好農民增收工作,都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本刊特選發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觀點,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