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在媒體上看到報道稱,我國青藏高原發現至少350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能否解釋一下“可燃冰”及其開采現狀? 黑龍江讀者 孫 剛
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條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種固態物質,存在于海底或陸地凍土帶內。純凈的可燃冰外貌極像冰雪或固體酒精,遇火即可燃燒,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釋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等特點,是公認的地球上尚未開發的最大新型能源。據保守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天然氣的總資源量約為1.8億億至2.1億億立方米,其含碳量是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碳量的2倍。
世界對可燃冰的探究由來已久。蘇聯、美國、日本都曾有實際行動或計劃。迄今,世界上至少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進行可燃冰的研究與調查勘探。我國在可燃冰的研究和勘探方面起步較晚,從1999年起才開始對可燃冰開展實質性的調查和研究。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大凍土國,凍土區總面積達215萬平方公里,具備良好的天然氣水合物賦存條件和資源前景。
開采可燃冰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最大的難點是保證井底穩定和甲烷氣不泄漏、不引發溫室效應。
天然可燃冰呈固態,遇減壓會迅速分解,如處理不當,或礦藏受到破壞,都會導致甲烷氣體泄漏進入大氣層,引發嚴重的溫室效應?!ㄆ? 云)
環球時報20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