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原
對于高中生而言,尤其要培養語文閱讀中質疑能力。這是因為,有利于實現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目的;有利于更快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有利于高中生心理發展的實際需要,為提高學生自讀中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有利于克服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不善思維的問題。
在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時,教師首先要放手,要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一切都是空談。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關鍵在于怎樣才能使學生提出問題。亞里斯多德說過:“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要讓學生具備提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學會生疑。在閱讀中產生疑問,就是對閱讀的內容,包括材料、觀點、語言、寫法等的真實性、真理性、合法性產生懷疑。除了“懷疑”,還有“設疑”。“設疑”也是一種“生疑”。在閱讀中設疑,是指為了深入地、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所閱讀的內容,為了求得規律性的認識,腦子里不斷出現“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之類的問號。只有具備了這種“生疑”能力,才能使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問題。
為了使學生學會“生疑”,從而學會質疑,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嘗試著做出如下努力。
1.要努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閱讀中的質疑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思維過程。因此,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對于培養質疑能力非常重要。提高思維水平,主要是提高具體思維、整體思維、聯系思維和多角度思維的水平。具體思維,是指就具體問題進行思維。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進行思維,有助于克服學生思維的狹隘性。如果能夠從具體思維、整體思維、聯系思維、多角度思維等方面去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學生就會掌握基本的思維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而這些對于培養學生閱讀中的質疑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2.教師要為學生的質疑創設一定的條件,給學生以啟發
為了使學生能夠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質疑的范圍。為學生開一個頭,讓學生由此去生疑。例如對《黨員登記表》一文,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全文以“黨員登記表”為線索,突出黃淑英的光輝形象,可最后卻寫黃淑英犧牲,而由黃媽媽把“登記表”上交給黨組織,對這種安排,你有什么疑問?準備怎樣解答?此外,教師設置懸念,拋磚引玉,舉名家之說,甚至有意提出相反認識等,都可以成為學生質疑的條件。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聲、像等手段為學生創設質疑的條件。
3.為了使學生提高質疑能力,教師一定要在豐富學生的知識上下工夫
質疑是以思維的形式而出現的,但質疑的重要基礎是豐富的知識。沒有知識做基礎,質疑一定是空泛的,或者是不著邊際的。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可以提供有關材料,鼓勵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當學生的知識逐漸豐富之后,質疑的水平也就一定會日漸提高。
培養高中生語文閱讀中的質疑能力,讓他們在閱讀中有所發現,有所領悟,這對于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實際上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終身學習中受益。而這一切與當前倡導的素質教育,無疑是完全一致的。
作者單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