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雄文
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其探求知識的欲望和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疑十分重要,閱讀能力是自學能力的基礎,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對提高素質教育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調動學生閱讀的自主性
1.幫助學生懂得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深深體會到:課前閱讀可以發現問題,帶著問題聽課,使自己的思維與教師授課的思維同步,有的放矢;課中閱讀,字斟句酌,抓重點,辨是非,正確理解有關概念、原理和規律;課后閱讀,幫助我們梳理知識的來龍去脈,因果關系,有利于知識的積累、鞏固和遷移。
2.創設問題意境。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人往往是在實踐中遇到要解決的問題,途徑有三點:①從閱讀中發現問題。②在實驗中發現問題。③從練習中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手段可以通過閱讀,因為教材中有關問題一般都有科學的論述,如學生閱讀“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時,可能提出以下幾個問題:當Yy與Rr存在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時,F2會有四種表現型且比例為9:3:3:1嗎?會有9種基因型嗎?通過閱讀提出諸疑問,激勵學生深入地閱讀下去,以求問題的解決,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
二、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閱讀程序
學生在閱讀中有時發現無序和盲目現象,這就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1.預習閱讀。①縱覽文字,了解概況。首先要看清標題,標題是全文的主題詞,是表達內容的核心,也是閱讀中要始終抓住的線索。同時要了解教材是從哪些方面的敘述來說明標題的。②精讀細讀,重點落實。如對生物概念的閱讀,要抓住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概念的要點和關鍵詞語,用來說明概念的實例,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2.課中閱讀。課中閱讀往往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提出問題后進行閱讀。閱讀時,指導學生對重點字斟句酌的反復推敲,全面正確理解概念,掌握規律和實質。如,為了使學生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教師可采用變換形式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閱讀:①進行減數分裂的生物對象是什么?(有性生殖的生物)②什么時間進行減數分裂(生殖細胞形成時)③“減數”是指什么減數?(染色體數)
通過閱讀和討論,不但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且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對于少言寡語、依賴性強的學生尤為重要。教師應不斷鼓勵學生善于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而且對自己閱讀中發現的問題加以探討,以培養思維的求異性。
作者單位:河北省行唐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