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嵐
單一的生活方式容易使人產生厭倦,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卻令人奮進。作業同樣也是這樣。作業不但是課堂教學的鞏固與延伸,而且是開發學生思維、培養其創造能力的陣地。并且,英語課作為一門語言,具有其獨特性,它是人類用來交流的工具,與豐富多彩的生活緊密相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業布置存在許多問題:1.單調枯燥。不是機械抄寫單詞課文,就是死記硬背課本。2.空洞乏味。作業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缺乏形式的多變性、訓練的趣味性。3.量多質濫。布置作業沒有明確的訓練目標,沒有針對性,搞疲勞戰,勞而無功。試想,面對這樣的作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何而來呢?如何讓學生了解英語作業的必要性,提高學生做英語作業的興趣呢?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對傳統的英語作業加以變革。
一、布置多樣化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標尤其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能剝奪學生的“學習的主人”權利。在作業設計過程中,可讓學生充分享受其“主權”。變作業由“教師布置,學生執行”為學生“自產自銷”。讓學生在老師引導下,自主地、富有創造性地編擬作業題。同時還讓學生們把自己的“產品”和同學進行交流,實現“資源共享”,最后根據自己設計的作業進行練習。在自編自練中,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精神。
在學習新目標八年級英語上Unit 2 Whatt the matter?本單元后,我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是和搭檔共同完成一個小品“See the Doctor”(看醫生)。學生們都喜愛小品,這次的作業每個人都積極熱情地完成。在接下來的表演中,學生們表現得都很出色。他們把牙疼,背痛等各種病人及白衣天使醫生的建議都表現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更重要的是他們熟練達到了學習目標。
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for vacation?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膽設計自己最想去的度假勝地,并制定旅游計劃。學生們都興趣盎然,上網查資料,查工具書,查詞典,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第二天交來的作業異彩紛呈,每個人都寫出了自己夢想之地:北京,深圳歡樂谷,海南島,澳大利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作業布置內容要新穎多樣化,調動潛在主體能量,讓學生主動愉快地參與作業的布置及完成活動中。
二、布置情境化作業,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心理學家羅杰斯看來,大量學習資源的提供,可以產生新的學習方式,學生的需求最能得到滿足。生活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獲取知識的廣闊天地。教師可通過作業把學生引向家庭、引向社會、引向生活,使作業成為豐富生活的向導。這比任何課堂學習都更有價值。但由于受時間和人為原因的限制,走出教室的實踐性作業在具體的實施中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設計情境化作業是提高學生作業有效性的良好策略。
新教材中,基本都是圖文并茂的情境化生活化類型的學習任務。在教學How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單元時,我設置了一些圖文并茂的情景:學生們在完成此作業過程中主動活躍,積極性空前高漲。在課堂現場,有介紹怎樣制作漢堡包的,有制作北京烤鴨的,還有做水果沙拉……真是五花八門,東方西方國家的都有。整堂課似乎成了一個“廚藝大比拼”。品嘗食物的同學們也都豎起大拇指,直說“Good ! Wonderful!Delicious!”學生們表現欲得到大大提高,而且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獲得成就感。
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英語作業的創新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和因材施教做原則,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活“機械性練習”,結合所學知識、技能,合理地編排組織知識,把學習資源內化為自身財富。
作者單位:河北省平山縣平山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