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仁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現代信息技術正以各種形式向中小學教學活動進行滲透,這為基礎教育帶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即如何才能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基礎學科的有效整合,以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僅就中學化學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如何進行整合這一課題,試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正確認識“整合”的基本內涵
現代信息技術能使學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方法進行學習,只有當學生能夠正確地選擇某些教學工具,幫助自己及時地獲取、分析與綜合信息并能嫻熟地表達出來,現代信息技術整合于課程才是有效的;現代信息技術應該像其他所有可能獲得的教學工具一樣,成為課堂的內在組成部分。
按照我個人的理解,整合的基本內涵可概括成這樣幾點:
一個目的: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兩個優化:一是優化教與學的資源;二是優化教與學的過程。
三個結合:①現代教育思想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②學科教材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③現代教育媒體與傳統教育媒體的結合。
一個評價標準:評價整合是否有效的標準是看學生能否達到自主有效的學習。
二、準確把握整合的基本原則
1.功能有效原則。
2.優化組合原則。
3.經濟方便原則。
4.適度利用原則。
三、運用恰當的整合策略
1.化微觀為宏觀。化學是一門從分子、原子水平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
2.化抽象為直觀。化學教學中有許多概念、原理抽象程度較高,學生理解起來困難較大。
3.化不能為可能。有些實驗無法或不宜在課上演示,或學生無法或不宜在實驗室中去做;有些化學反應受現有教學條件所限,且用常規方法難以實現,這些看似不可行的實驗,但若利用多媒體技術,則完全可以在課堂上予以展示。
4.化小為大。某些重要細節或現象不易看清的課堂演示實驗。這種情況通常可借助視頻功能作定點,局部的放大處理,或者制成簡單的投影片,由投影儀投出。
總之,應抓住教學沖突處,找準媒體切入點,盡量創設問題情境,努力促進教學互動。
四、采取合理的整合途徑
1.教師的教學觀念與現代信息技術同步發展。目前,多媒體這種教學形式多是在“公開課”“觀摩課”上的曇花一現,過后,往往又是傳統教學形式的“濤聲依舊”。
2.學科教材處理能力與多媒體操作技能齊頭并進。多媒體信息技術既能幫助教師獲取、篩選、組織學習資源,也能幫助教師展示、傳遞、處理教學信息,媒體越是現代化越要重視教師的作用。
3.開發化學課件雙軌運作。開發課件是實施多媒體教學不可或缺的一步工作,化學課件的開發應走自行研制和網上下載這條雙軌共行之路。
五、結束語
俗話說,說的容易做的難。多媒體信息技術與中學化學教學的整合也正是如此,目前仍存在著諸多阻力因素。因此,“如何整合”這一重大課題僅靠個別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它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及相關人士群策群力、共同探討。
作者單位:河北省香河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