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玉紅
這是一間漏水的,無先進設施的簡陋教室。
這是一群貧窮的,且大多數是移民家庭的孩子。
這是一所平常的,承擔美國小學教育的其中一所學校。
這一切與我們,甚至與全球大多數國家的教育條件一樣,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不同的是,就在這里,那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學生長大后紛紛就讀于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大學并取得不凡成就,創造了轟動全美的教育奇跡。
這一切奇跡的諦造者就是他——雷夫·艾斯奎斯,一個從教20多年的小學男教師。掩上《第56號教室的奇跡》,在對雷夫·艾斯奎斯崇敬、贊嘆、驚訝、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同時,我們不禁要靜靜地深思:他,到底用什么在最小的空間里締造出了最大的奇跡?
一種超越職業意識的責任
職業意識是作為職業人所具有的意識,以前叫做主人翁精神。具體表現為:工作積極認真,有責任感,具有基本的職業道德。
我們有許多牢騷與不滿要訴說,但是仔細想想,我們又沒有理由,因為不管出于什么因素,做教師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選擇教師就等于選擇了沉甸甸的責任。何況造成教育失衡與教師尷尬現狀的決策,不是來源于我們可愛的學生,我們有什么理由把來自成人、社會的錯誤轉嫁到學生身上?我們如果因此懈怠為師者的責任,對學生是不公平的,也是殘忍的,他們把生命成長的奠基時刻交給了我們,我們給了他們什么?學生有多少選擇余地,我們卻因為自己的牢騷,拿他們的一生來陪葬?
雷夫·艾斯奎斯用自己對教育的熱忱,用敬業、樂業、精業的職業行動詮釋著什么叫“責任”。我們面對的壓力與對現實教育體制的不滿意,雷夫·艾斯奎斯也有,但是雷夫·艾斯奎斯跳出了簡單埋怨憤恨的圈子,深入兒童的精神世界,用自己的智慧把靈魂與生命聯系起來,關心學生的生存、生成和可持續發展,達到唇齒相依的境界。
年薪百萬給他,他不動搖;多少超越教師的體面職業給他,他不動搖;他以自己的創造力來引導孩子們去追求真正的教育目標,而不是舍本逐末地追求分數;在面對學區要求統一教材與進度,不允許讀除此之外的文學作品的時候,他用放學后和午餐后的時間組織學生讀書交流,引領他們做閱讀的人……這就是“責任”, 用“像頭發著了火似的”態度來教學。
明白自己是做什么的,明白自己該怎么做,然后全身心投入地去做,這就是職業意識,就是一種責任,雷夫·艾斯奎斯做到了,并且做得淋漓盡致,令人仰望。
一種堅定兒童立場的尊重
“兒童立場”簡單地講,如同我們國家的“蹲下來看孩子”“以人為本”等等教育中的口號,目標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培養孩子。先不看我們在教育中實踐得如何,看看雷夫·艾斯奎斯的行動就看到了我們與之的距離。
——他通過一位老師對待學生書包亂的事件,站在兒童立場,打造無恐懼教室,并且告訴人們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觀點看事情,不要把害怕當作教育的快捷方式,遇到學生不懂的時候,絕對不該感到沮喪。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且凌駕恐懼的信任。
——他理性對待上級主管的統一檢測,讓孩子們知道測驗分數不過是他們人生中很小的一個部分,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質。一生中最重要的問題,永遠不會出現在標準化測驗上。
——他讓道德發展教育六階段伴隨著每個孩子成長,需要終其一生的努力;這將是從課本中永遠得不到的財富。
——他要孩子每天閱讀,不是為了參加測驗,更不是做表面給人家看,雷夫老師說:“閱讀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最樂此不疲的一個活動。”孩子們借由閱讀及觀賞偉大的文學作品及影片,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
有太多太多的震撼留在我們的記憶里,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陪學生度過的是不是一段最溫馨的學習時光?他們的精神是否昂揚?他們的生命是否得到奠基?我們是立足領導的賞識、體制的評比、職稱的評定等等與我們利益切身的立場來對待學生,還是如雷夫一樣真正站在了生命哲學的高度,尊重生命的成長?答案在我們心底,是否有的讓我們汗顏?
一種深厚專業素養的能力
在我們不停埋怨工作量大的時候,很難想象一個五年級班級的全部課程都由雷夫老師一個人來擔任,這會是多么浩大的工程;當我們指責學生難教,學不會的時候,很難想象這些問題在雷夫老師身上都能迎刃而解。他的智慧以及他深厚的專業素養是我們不可比擬的。
他不僅引領學生閱讀經典,還安排他們開展每周作文和每月讀書心得的“少年創作計劃”;他不僅在游戲中教學數學,還教會學生分析選擇題目,其他答案的出現如何甄別的應試技巧;他不僅打造無恐懼教室,還把“時間管理”“金錢管理”等理念,巧妙地同班級管理結合在了一起;他教學生學習大量高難度的樂曲,認真練習,學習舞蹈和說故事,探索劇中的各個主題,分析、研究、拆解、建構一出戲劇;他組織學生旅行,讓它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課程;他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培養學生道德,塑造學生人格……
林則徐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讓我們秉持應有的專業熱情,打造專業領域的獨特才能,貼近兒童的心靈,向雷夫靠近、靠近、再靠近吧。
(作者單位:江蘇銅山大許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