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玉枝
摘 要:基層黨員民主生活會制度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一項重要組織制度,是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制度保障。基層黨員民主生活會是提高基層黨組織先進性建設,發揮普通黨員先進性作用,實現和保障普通黨員權利的基石。本文從基層黨員民主生活會的現狀分析入手,強調要通過開好基層黨員民主生活會,保障黨員各項權利的充分行使,從而更好的調動廣大基層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我黨的先進性得到更廣泛的發揮。
關鍵詞:民主生活會;黨員權利;保障
中圖分類號:D26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3-0106-02
要更好的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就必須要有效保障黨員權利,二者之間是互為前提的關系。在保障黨員權利問題上,我黨已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且實施效果很好。為了更好地保障黨員的各項權利,本文認為,還應從基層黨員的民主生活會開始做起。通過開好基層黨員民主生活會,讓基層普通黨員也能充分行使權利,從而更好的調動廣大基層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我黨的先進性得到更廣泛的發揮。
一、基層黨員民主生活會現狀
《黨章》規定:“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黨員領導干部還必須參加黨委、黨組的民主生活會。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的特殊黨員”。基層黨員民主生活會制度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一項重要組織制度,是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制度保障。基層黨員民主生活會是提高基層黨組織先進性建設,發揮普通黨員先進性作用,實現和保障普通黨員權利的基石。但現如今,基層黨員民主生活會的現狀令人擔憂,其主要問題表現如下:
第一,背離民主生活會主題,使民主生活會名不符實。黨內民主生活會是黨員干部提高個人黨性覺悟的重要機會,是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要場所。定期召開的民主生活會,是以制度形式督促每個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履行黨員職責,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提高個人的整體素質和組織的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會議形式。但是,在現實社會中,許多基層組織將民主生活會開成了經驗總結會、行政匯報會、工作安排會、理論探討會,嚴重誤導會議主題甚至背離會議主題,使民主生活會制度形同虛設甚至是民主生活會名不符實。
第二,重視數量輕視質量,使民主生活會流于形式。由于民主生活會是一種制度設計,各級領導對會議召開的次數都有具體的要求,有些黨組織在召開民主生活會時,就只注重開會的次數是否符合上級領導的要求,而對開會的質量重視不夠。一是會前準備不足臨時應付,導致會議針對性不強,思想碰撞不夠,不能形成思想共識。二是會議主題不集中,黨內民主生活會“生活化”。大家聚在一起天南海北、漫無邊際地神侃,生活會變成了“大雜燴”,變成了大家談天說地的“故事會”。
第三,注重形式忽視內容,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傳統受到挑戰。有些基層組織在召開民主生活會時,只注重形式,走過場。對開會的內容和所達到的目的重視不夠。突出表現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力,問題找不準,就更難說真正的解決問題。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問題上存在著站在個人利益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不敢批評;不講原則,淡化是非,不愿批評;用“表揚和自我表揚”代替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問題。
二、開好民主生活會對保障黨員權利的意義重大
鄧小平曾經說過:“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1]民主生活會作為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制度,不僅反映了制度本身的科學性和原則性,同時還檢測著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以及班子成員尤其是主要成員的科學決策能力、組織領導能力、關系協調能力和化解矛盾營造和諧環境的能力。這是因為黨內民主生活會側重于思想交流和反映內心世界的真切感受,用“心”說話,心靈相通,才會心心相印。只有用科學的思想理論,高超的領導藝術和健全的人格心態,去打開黨員內心深處的大門,才能獲得班子成員和全體黨員最真實最直觀的思想動態。可以說黨內任何形式的會議,都不具有像黨內民主生活會這樣強大的內心震撼力和潛在的思維開發力。正因為如此,黨內民主生活會才具有堅強的生命力,在保障黨員權利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開好民主生活會,保障黨員的意見保護權。意見保護權包括利益受尊重權、批評權、先言負責權。利益受尊重權,即尊重和保障黨內少數不同意見的同志的民主權利。這是黨員對黨的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也是黨組織對每個黨員負責的一種表現。在民主生活會上要給每個黨員以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包括不同意見,不能不讓持不同意見的黨員說話,更不能對之進行打擊報復。批評權即允許每個黨員真實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包括批評和反對的意見。民主生活會要克服只有一個聲音的現象,會議的組織領導者要有博大的胸懷,要以真誠的態度疏通民主監督的渠道,熱心、耐心、真心地聽取不同的意見。要引導和鼓勵黨員群眾消除顧慮,暢所欲言,敢提敏感問題,敢說真話,敢大膽批評。先言負責權即免除黨員保留意見范圍內的決策責任,但不免除其在執行決策過程中發生偏差的行為責任。先言負責權是對以上權利的有效保障。
第二,開好民主生活會,保障黨員的參與權和建議權。參與權和建議權有兩個假設性前提,或者說是行使要求。一個是程序前提。行使參與權必須在黨的會議上展開,行使建議權必須通過組織正當途徑提出。一個是實體前提。不得違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不得破壞黨的團結統一,不得涉及組織安全、組織秘密、人身攻擊等事項。對于參與權和建議權的行使,組織應給予誠實信用與信賴利益保護:一是路徑保護。程序渠道應暢通,具有真實性與確定性。二是激勵保護。對于黨員的建議和倡議,應當認真聽取、研究,合理的應當采納;對改進工作有重大幫助的,要給予表揚或者獎勵。三是免責保護。對持不同意見的黨員,不得對其歧視或者進行追究。四是信賴保護。對于壓制黨員,限制和阻撓對黨的工作行使建議和倡議權的行為,要嚴肅處理。[2]
三、開好民主生活會的對策
要開好民主生活會,作為民主生活會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就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思想水平。民主生活會成員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民主生活會的質量。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運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才能增強政治素質,提高思想水平。
二是加強黨性修養,增強責任意識。事實表明,只有民主生活會成員的責任意識強,民主生活會才能開得成功。反之,民主生活會就會流于形式。因此,強化責任意識,使每個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牢固樹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堅定信念,時時處處以人民的需要為第一需要,在重大問題和重大是非面前,敢于堅持原則,敢于負責任,敢于正視批評和修正錯誤、缺點,就能有效地保障黨員權利。
三是增強民主意識,擴大黨內民主。黨員是黨的細胞,是黨的政治基礎的主體,是權利與義務的主體,是決定黨內大事的主體,當然也是黨內民主生活會的主體。全體黨員要以《黨章》為準繩,遵循黨員在黨內人人平等的原則,樹立正確的權利意識,明了權利與義務的行為規范,在黨內民主生活會上,積極拓寬便于黨員發揚民主的通道,努力提供履行權利義務的實踐課堂,讓黨員在自我教育中,親身體驗黨內民主的真實性,從而認真行使黨員權利。
四是開好民主生活會,保障黨員的監督權。監督權包括揭發、檢舉權和提出處分、罷免或者撤換要求權。由于在黨員權利保障過程中,大多數普通黨員總是處于被動的、劣勢的地位,所以,行使監督權既要從實體和程序上防止對其他黨員民主權利進行破壞,又不宜太過嚴格要求內容的真實性,只要行使的條件合規定、程序齊備,就不宜追究其內容不實在責任。在民主生活會上,既要鼓勵黨員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又要黨員有的放矢,將普通黨員的監督權落到實處。
總之,民主生活會是與黨員權利保障密不可分的,各級黨組織要認真對待民主生活會,不斷提高民主生活會的質量,為普通黨員權利的實現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2]敖建斌.構建黨員權利保障機制探析[EB/OL].http://www.cddsb.zyk.cdcity.gov.cn/wzgg/cddsb/cddsb-2007-nj2006-3110.html.
(責任編輯/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