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徒報》11月1日文章,原題:政府工作在中國再受青睞 陳茜茜(音)以前從沒考慮過到政府部門工作。她認為公務員職位適合于想“成天閑聊和翻報紙”的人。政府工作在中國曾經炙手可熱,近年來在畢業生的選擇名單上卻不斷下跌。經濟改革帶來了外國公司和私營企業,第一次給畢業生眾多選擇和6位數的工資收入。“人們普遍認為,政府工作工資少,工作量少且沒壓力,不適合有抱負的年輕畢業生”,陳說。可是,她下個月就要成為力爭進入公務員行列的100萬畢業生中的一員,因為一度遭到嘲笑的職業選擇重又受到追捧。隨著金融危機到來,很多跨國企業要么關閉當地業務要么裁員。中國年輕人如今正轉向政府工作。
“鐵飯碗”曾是中國人多年追捧的職業。經濟改革誓言“打破”鐵飯碗。1992年至2007年間,國有行業就業人數從4500萬下降到1750萬。但在過去一年,公共部門的就業人數增長約25萬,為近年來最大增幅,改變了30年來的趨勢。部分原因是去年政府的刺激計劃所批準的5860億美元中的大部分投入到國企。
公共部門的復蘇是對政府工作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另外還有近年來公共部門的改革。官員如今面臨更多評估,所得利益將變少,甚至面臨解職,這是增加責任感和改變公共形象措施的一部分。“公務員的形象正變得多元化,不像原來那么僵化了”,王俊杰(音)說。他去年參加了公務員考試,很受鼓舞,盡管他最終選擇到一家美國銀行工作。
王仍舊是少數派。盡管公共部門職位重新受到關注,但給人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低效和官員腐敗,和在印度的看法差別不大。上月一名中國小女孩成了網絡熱議對象,數百萬網民將她描述成“勇敢的誠實”。開學第一天,面對鏡頭被問及有什么理想時,女孩說“想做官”,但她給出的理由絕非出于愛國,“做……貪官,因為貪官有好多東西。”▲(作者阿南特·克里希南,傳文譯)
環球時報200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