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年底縣市長選舉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國民黨內接連發生中常委全面改選與美國“牛肉風波”等危機事件,可謂一個內傷和一個外傷。原本只有“反中”一個議題的民進黨抓住牛肉事件不放,3日更是以阻止美國牛肉進口為由癱瘓了“立法院”議事。分析稱,在馬英九還死守“不能重啟談判”的鐵板時,綠營卻巧妙地把美國牛肉議題作為“臺獨”的包裝紙,意圖在年底與國民黨展開決戰。
牛肉成綠營選戰主軸
據《中國時報》3日報道,“衛生署”、“農委會”及“經濟部”2日傍晚舉行聯合記者會,正式公告美國帶骨牛肉的進口。“衛生署長”楊志良同時宣示,將以“三管五卡”的行政手段,技術性嚴密防堵美國牛絞肉及牛舌等內臟進口。也就是說,“最快11月中旬,民眾可吃到帶骨牛肉,但具有爭議的牛絞肉、牛舌等內臟,都被技術性攔截,餐桌上休想吃得到”。
面對當局的調整,綠營仍緊抓美國牛肉議題不放。3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親自在“立法院”坐鎮,要求黨團堅持重啟談判、立即修法的立場。她還宣稱,民進黨會支持所有民間發起的抗爭活動,“包括公投聯署或示威抗爭”。在綠營的阻撓下,“立法院”議事被迫癱瘓。
香港中評社2日分析說,在臺灣打選戰,設定主軸通常是最難的,2000年民進黨靠“反黑金”拿到政權,2008年國民黨以“反貪腐”收復失土,都很成功。今年縣市“三合一”選舉,民進黨起初一直圍繞“反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打轉,顯得很老套,“但美國牛肉事件一發生,善于打選戰的民進黨就發現大利多來了。在正常的情況下,民進黨是不可能得罪美國的,但選舉不是正常情況;對民進黨而言,此刻沒有什么比打贏選戰,一步步墊高政治影響力更重要的事”。以“反美國牛雜”來包裝“臺獨”,很明顯已成為民進黨未來一個月拼縣市長選舉的主軸。1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為該黨桃園縣長候選人鄭文燦造勢時批評稱,當年開放美國牛肉議題,民進黨的壓力也很大,但為維護臺灣人的健康,還是堅決不讓美國牛內臟、絞肉進口,“反觀馬政府,不但門戶洞開,且過程是寡頭決策”。2日,鄭文燦公開大吃本地牛肉,許諾當選后加強推廣桃園美食。當天晚上,民進黨“立委” 管碧玲發表新聞稿聲稱,馬當局對美國還有不公開承諾,即臺美協議生效180天后將全面開放美國牛肉相關產品。3日,“四大天王”之一的謝長廷又聲稱,馬英九為美國帶骨牛肉進口辯護,“我相信是個人理由,也就是馬英九與家人的綠卡問題”。
藍營候選人紛紛自保
面對民進黨的“攻勢”,藍營內部對年底選情憂心忡忡。據《聯合報》報道,開放牛肉消息傳出的第一時間,國民黨“立委”的怒氣比民進黨還大,書記長呂學樟怒斥“該進亂葬崗,誰作決策誰下臺”,幾名重量級地方首長為了鞏固選票,近日也各自祭出“自保”動作。
臺北市長郝龍斌2日表示,將發文要求臺北市販賣牛肉的店家主動標示牛肉來源,讓民眾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牛肉,違反規定者最重可處以6萬—150萬元新臺幣罰款。民調顯示,經過9月臺北聽奧會圓滿落幕和近來明快處理開放美國牛內臟議題,郝龍斌的施政滿意度逐漸回升,10月的滿意率達55%,不滿意率從9月的30%降至27%。臺北縣也對美國牛絞肉和內臟等實行“三不(不買、不賣、不吃)一清楚(清楚標示)”政策,縣長周錫瑋3日還公開要求與美國重新談判。他說,美國沒理由把美國人不敢吃的牛肉強迫臺灣人吃下去;“中央”一定要與美國重啟談判,從源頭根絕,“否則就停止軍購”。嘉義市長黃敏惠更進一步參與綠營支持的“重啟談判公投聯署”。島內評論說,由此可見美國牛肉事件對選情的殺傷力,就連民調領先的黃敏惠都不敢大意。
美國牛肉風波不宜低估
距離縣市長選舉僅剩一個月的時候發生美國牛肉危機,對剛剛走出“八八水災”陰影的馬當局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分析說,牛肉問題直接涉及到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對于多數人而言,馬當局強調臺美關系的重要性,他們并不太關注,他們更關注的是自身的身體健康。反觀民進黨,不但利用此事加大對國民黨的攻擊,而且目前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政治主張,即與美方重新談判,使臺灣民眾對其基本立場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與國民黨形成鮮明對比。
香港中評社分析說,民進黨強硬要求重啟美國牛肉談判,就選舉策略而言,這一招確實厲害。因為這是百分之百的民生議題,有龐大社會支持,按照民進黨公布的民調,超過8成島內民眾支持與美國重啟談判,遠超過民進黨大約40%—45%的政黨支持率,更重要的是連藍營也難以為馬當局的政策辯護。文章預測,民進黨如果多拿下幾個縣市,擴大地方包圍“中央”的能量,馬當局接下去的施政將會更棘手。島內知名政論家南方朔直言,雖然臺灣藍綠政黨都抱美國大腿,不像韓國有較強的反美傳統,但臺灣進口美國牛肉,仍是以政治考慮來面對極敏感脆弱的高風險食物問題,本身就已有極大的風暴潛力,“這也是對臺灣進口美國牛肉的可能風暴不宜低估的原因”。▲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王曉林 本報特約記者 趙 聲
綠營借民生議題猛攻 泛藍怕影響選舉自保
島內一些團體抗議當局進口美國牛肉。
環球時報20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