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未來挑戰美國?
“中國空軍取得了很大進步,但還遠落后于美國”,“威脅來自未來,最有可能的威脅就是未來的中國空軍”……在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60周年紀念日之際,這支多年已未作戰的空軍引來大量議論和猜測。100年前,美國陸軍裝備了世界上第一架軍用飛機。在此后大部分時間里,美國空軍獨占鰲頭,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撼動這一統治地位。而今天,很多國家未必愿意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很多人認為失衡本身就不可能長期存在。于是,輿論將目光提前投向“羽翼未豐”的中國空軍。
談到對中國空軍的印象,剛退役不久的美軍少將赫伯特·布萊恩特10日向《環球時報》記者坦承,雖然與中國軍方有過接觸,但對中國空軍的了解并不多。“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空軍很少在國際舞臺亮相,所以其他國家的人對中國空軍了解非常少。我去年11月參觀了在中國珠海舉辦的航展,近距離看到了殲-10模型并觀看了殲-10的飛行表演。我認為中國空軍在飛快地進步,殲-10是他們作戰能力提升的一大步。通常,知名空軍往往是和設計出色的知名戰機聯系在一起的。我想殲-10是讓大家聚焦中國空軍的一個開始。”布萊恩特說。
西方媒體對于中國空軍的看法則要復雜得多。美聯社5日在報道中說,中國在空軍現代化方面的投入使其各方面技術能力都大幅提高,這在國慶60周年慶?;顒拥葓龊弦呀浻辛诵蜗蟮捏w現。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中國正在將越來越多的俄制米格戰機換成本國自行研發的先進戰機。雖然目前中國只有20%的戰機在技術上可以同西方先進戰機媲美,但這一比例已經在過去5年里提高了一倍,這就足以令人矚目。未來20年,中國空軍力量一定會成為本地區的主導空軍力量。報道還稱,中國空軍目前有2000架戰機,居亞洲首位,但是和美國相比規模還小得多,因為美國的戰機數量超過5500架。另外,投送能力不足也是中國空軍的軟肋。此前,美國環球戰略網在報道中說,當今世界,美國空軍獨占鰲頭,已經稱霸60多年,沒有哪個國家的空軍能夠撼動這一統治地位。但是威脅來自未來,最有可能的威脅就是未來的中國空軍。因為中國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中國正在更多地努力用現代戰機替換老式飛機,并為飛行員提供更好的訓練。
俄羅斯“航空港”網站日前發表了題為“中國空軍空戰能力極大提高”的文章。報道稱,中國空軍用60年時間積蓄實力,已經建立起強大的空戰和導彈攻防能力。解放后,中國一直以仿制蘇式戰機為主。1986年,殲-8在第38屆巴黎國際航展上亮相引起關注。殲-8的出現被認為代表了中國仿制蘇式戰機的時代成為歷史。此后中國空軍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預警機、加油機、轟炸機等多種機型,尤其是殲-10等先進戰斗機的研制都見證了它的新發展。目前,中國空軍已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可以使用各類導彈進行近、中、遠程精準打擊;而在大量裝備了現代化雷達系統之后,整個中國領空已被新一代預警網絡所覆蓋。
西方認為中國空軍依然“神秘”
對于外界關于中國空軍實力的種種分析和猜測,英國《簡氏防務周刊》主編彼得·菲爾斯泰德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空軍實力被外界關注非常正常?!逗喪戏绖罩芸纷?984年創刊后,就不斷關注中國空軍發展的動態。“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東西方關系還處在后冷戰時代的緊張期,而當時中國的經濟正處于萬米長跑的前1000米,但軍事投入卻不小,因此我們很關注中國是否會走跟西方對抗的路?!?/p>
事實上,近些年每當中國空軍有什么動作或新裝備出現都會引起外電的極大關注。中國研制的梟龍04戰機在成都首飛成功后,俄羅斯《生意人報》甚至發出這樣的驚嘆:“用不了多久,中國軍機也會像中國的服裝一樣,橫掃國際軍機市場。”
中國一名航空問題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西方對于中國空軍關注有加,一方面是出于對中國的警惕,這些年中國軍事技術發展迅速,讓他們感受到了壓力,而且他們認為中國的軍費還不夠透明。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們對中國空軍缺乏了解,這些年中國海軍開始越來越多地走出去,但空軍的對外交流相對較少,在他們眼中,中國空軍還是很“神秘”的。這名專家說:“在一次航空展上,我帶的一些印有中國軍機圖案的鑰匙鏈引起了西方同行的格外關注,最后被他們爭搶一空。這是因為西方對于中國空軍的一手了解實在太少了,他們的報道、素材大都來自少數專門軍事媒體的‘剩飯?!?/p>
“無空防便無國防”
對于空軍的作用,英國皇家空軍在其網站上描繪說:“從空中和太空投放武力的能力可以影響人們的行為,改變事件的進程?!笔聦嵣?,從它誕生之日起,空軍和“制空權”就在全世界范圍內受到了足夠多的追捧,并多次改變戰爭進程。
俄羅斯軍事理論家斯里普琴科曾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出現了兩件最重要的武器——飛機和坦克,德國人盯住了坦克,而英國人盯住了飛機,這也成為影響兩次世界大戰結果的重要因素。二戰初期,德國的“閃電戰”征服了大半個歐洲,但它的航空兵只有以戰斗機、攻擊機為核心的戰術力量,缺乏遠程轟炸機,導致無法實施戰略空中打擊。德國人首先在1942年因失去制空權而無法支援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導致“沙漠之狐”在蘇伊士運河附近功虧一簣,緊接著英美空軍的戰略轟炸,導致德國陸戰失敗。納粹空軍元帥戈林在日后的紐倫堡審判時稱:“當看見盟國空軍的戰斗機出現在柏林天空時,我就知道德國已經輸掉了戰爭?!?/p>
正是制空權所顯現出的決定性作用,使得各國在戰后更加注重空軍的發展?! ?991年的海灣戰爭和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更是讓人們意識到空中力量在現代戰爭中的決定性因素。有人做過統計,海灣戰爭中,42天的戰斗時間里有38天是空中轟炸,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78天全是空中轟炸。分析家總結出這樣的結論:“無航空便無領空,無空防便無國防”。
空軍指揮學院戰略教研室主任王明志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現在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引發了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的巨大變化??哲姷亩ㄎ灰才c過去明顯不同?,F代戰爭主要是一種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背后則是雙方政治和外交戰爭,不再像一戰和二戰時那樣單純追求在戰場全殲敵人軍隊,并使對方簽訂投降協議的絕對勝利。現代戰爭更多是為政治上的斗爭或談判爭取有利地位。因此,空軍高速機動、遠程作戰和精確打擊的特點使得它與現代軍事政治特點聯系緊密,也決定空軍在未來戰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且,空軍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戰爭中,作為反應靈活的兵種,它在非戰爭的救援、運輸等行動中作用也很大。
中國空軍差距還很明顯
在評價一國空軍的能力時,戰機無疑是人們最關注的一個硬件,作為全球唯一擁有F-22等第四代戰機的國家美國,其空軍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認。對于中國的空軍力量,國內外軍事愛好者網站上流傳著不同的版本。有的將中國排在第三的位置,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有的在把中國排在第七八位。
戴旭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總體來講,中國空軍在世界空軍中的位置與中國總體實力在世界的位置相吻合。在和平時期,國際上對各國空軍力量進行對比是一種空軍技術裝備的比較,主要看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和技術實力。目前在整個世界范圍內,美國空中力量仍然獨霸世界,俄羅斯也是傳統的空軍強國。從這種靜態的比較來看,中國仍處于世界第二梯隊的末端或第三梯隊靠前的位置。另外,近30年空軍在世界上成為戰爭的主體力量,但目前中國空軍還沒有成為主體形態。
在一些分析人士眼中,缺乏作戰經驗也是中國空軍的一個軟肋。菲爾斯泰德說,毫無疑問中國一直都在追趕美國空軍的實力,但對于中國空軍而言,這將是一個漫長的追趕過程。“舉例而言,以F-22為代表的美國的第四代戰機已經開始服役了,而中國的第四代戰機目前應該還在研發階段。”他說:“中國空軍的演練一直不斷,但是真正參與實戰的機會卻很少。最近一次實戰還是1979年的中越戰爭?!苯邮堋董h球時報》記者采訪的俄羅斯infox通訊社評論員諾維克夫也表示,中國陸軍在世界上是很有名的,這在戰爭中得到檢驗和證實,相比而言,中國空軍還沒有什么真正意義上大規模的實戰經驗。他說,美國空軍除去技術和財力上的優勢,關鍵的一點是它通過不斷的戰爭在實戰中檢驗和提升了空軍實戰能力,并反過來促進了其軍事技術的革新。同樣,歐洲基于北約這個框架,發展空軍力量也有很大優勢。而俄羅斯整個軍事系統還處在戰略調整中,加之財力等問題,空軍發展潛力與實際進程存在不平衡。
向戰略空軍轉變
對于空軍未來的發展方向,美國《航天與航空技術周刊》今年9月份的報道說,美國想確保未來繼續實施“不流血的戰爭”,空軍就需要裝備靈巧武器和高超音速武器于超音速隱身飛機和無人機上。美國空軍正致力于尺寸更小、更靈巧,帶有更精確的導引頭和新型彈頭的武器,特別是發展一系列低成本無人自主攻擊飛機。美國空軍的發展方向正為其他國家樹立重要的標桿。早在2006年,美國就提出一個理論,叫“一個小時打遍全球”,通過空間基礎保障系統可以在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給地面陸??招畔⒒筷牶臀淦餮b備提供保障。其空間轟炸機、空間運輸機可以從本土起飛穿越大氣層,進入太空通過太空通道,利用太空賦予其特殊的速度,飛達敵國上空,再進入大氣層內實施轟炸和作戰。
菲爾斯泰德對《環球時報》說,未來全球空軍將會向更加自動化、無人化方向發展,戰機將被遠程操控,這將比人機一體更有作戰力。“無人戰機已經在一些現代軍事行動中被使用,但在未來它們將被更廣泛地用于攻擊敵方地面目標,與敵機展開空對空的搏擊,因此,未來對空間的監控技術顯得格外重要,只有擁有對空中細密的監視技術,才能夠在未來的空戰中贏得勝利,這一點中國已經意識到了”。
王明志說,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空軍戰略目標由原來主要強調本土防衛向攻防兼備的能力轉變,從原來執行戰術和戰役任務的空軍向戰略空軍轉變,由航空型向空天一體發展,并且能夠有效利用天基信息平臺提供的資源來執行各種任務。▲
●本報駐外記者 紀雙城 赫景文 ●本報記者 郭孝偉 ●羅山愛 鄭潤宇 柳玉鵬
中國空軍吸引世界目光
環球時報20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