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宇
萬能險曾在保險市場上刮起一陣熱銷旋風,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萬能險不僅終結了高結算利率時代,有些甚至被下了“驅逐令”,消失在保險市場中。
下架命運來臨
曾經對保費收人貢獻不小的萬能險,今年首先在泰康人壽遭到了下架的命運。為避免利率下調可能帶來的新利差損出現,泰康人壽決定從4月1日起全面停售其萬能險品種——泰康卓越財富2007終身壽險(萬能型)。泰康人壽有關人士表示,停售萬能險是基于公司轉型的長遠考慮,回歸傳統保障型險種成為泰康人壽2009年的主要任務。
無獨有偶,也是從本月起,華泰人壽公司旗下萬能險產品——財智人生A/B正式停售。
除此之外,一直獨占萬能險鰲頭的平安人壽,不僅下調了個人萬能險的結算利率,還停售了旗下的拳頭產品——“富貴”3年期繳產品,而“富貴”5年期繳產品馬上也要停售。
除了停售萬能險外,下調萬能險結算利率目前已經成了各家保險公司一致的選擇。中國人壽在2008年連續下調萬能險結算利率之后,今年仍繼續下調;太保的金豐利系列萬能險結算利率目前也下調至3.85%;太平人壽也將旗下“盈利多2007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從今年1月份的4.25%下調至3.8%。綜合現有數據,大部分保險公司的萬能險利率水平處于4%左右。
在資本市場繁榮的時候,萬能險曾經風光無限,結算利率一度高達6%,憑借高額回報備受投保人青睞。不過,隨著整體投資環境的惡化,萬能險“一枯俱枯”。隨著央行利率不斷下調,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經低于萬能險2.5%的預定利率,萬能險的結算利率亦一路走低,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
事實上,從去年9月份開始進入連續性減息周期,相繼有20余家保險公司下調了萬能險產品的結算利率。
目前,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已降至2.25%,低于萬能險保單2.5%的預定利率上限,如果未來進一步降息,新的利差損風險很可能滋生。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行業內,萬能險的結算利率大多保持在4%的水平。平安是業內碩果僅存、唯一一家自2008年10月以來萬能險結算利率堅守在5.25%的保險公司。不過,在堅守4個多月后,平安今年2月份宣布,當月個人萬能險年化結算利率為5%;同時銀保萬能險年化結算利率為4.7%,較上月下調0.55個百分點。而3月份,平安又進一步下調了萬能險的結算利率。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于保險公司,萬能險極具“殺傷力”,尤其是在資本市場不好的情況下,“萬能險作為一種投資保證收益類的產品,其受到投資收益的影響是大量的,且不對稱,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兩頭不討好
“萬能險現在是個兩頭不討好的產品,保險公司不喜歡,投保人也嫌它收益低。”一家大型壽險公司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表示。那么,曾經備受寵愛的萬能險,緣何淪落到如此下場呢?
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主動叫停某款產品,主要是因為它對支付給投保人比較高的收益有壓力,甚至可能導致利差損。比如說某款萬能險結算利率目前仍高達5%,但是其投資收益可能達不到這個水平,給的多,賺的少,等于是越賣越虧。
泰康人壽對于停售萬能險的解釋是,目前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已與萬能險保單的預定利率上限倒掛,并且擔心銀行再降息帶來新的利差損。
泰康人壽的選擇看來是迫于利差損壓力。但即便不降息,萬能險的處境也不樂觀。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年前因股市持續低迷,保險公司早已大幅減倉權益類投資,把資金投向相對安全的渠道。其中一半的比重放在國債,3成左右是定期存款,權益投資比重非常小,這種投資結構的優勢在于收益很穩定。但年初以來債市表現并不理想,國債指數還下跌了0.28%,這就導致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持續下滑。
據某壽險公司人士分析,央行還有降息的可能,股市今年的情況也不是非常樂觀。照這樣下去,保險公司要維持產品2.25%以上的年收益率,壓力會越來越大。
一方面,由于結算利率不斷下調,投保人覺得收益無法保證,與分紅險產品相比,沒有特別大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保險公司現在賣萬能險純粹屬于賠本賺吆喝。萬能險成為兩頭不討好的產品。
“保費規模”好戲不再
很多客戶在慷慨解囊投保萬能險時還是受到其較高結算利率的影響,一旦結算利率下降,他們便不再續交次年保費了。而這類收不到續保費的萬能險多為偏投資型,即首期扣費少,客戶退保損失小,但保險公司的成本負擔較高。這給萬能險銷售帶來很大的困擾。
萬能險一般首期保費交費較高,普通保險產品在兩三千元,而萬能險多在5000元以上,所以萬能險在初期能起到迅速拉升保費規模的作用。
平安人壽已經嘗到這個甜頭。2009年1月份和2月份,中國平安人壽保費收入為273.17億元,同比增長43.25%,而平安壽險保費大增的主要貢獻來自于高結算利率的平安萬能險,1月平安壽險37.3億元的個險新單保費中,萬能險約占43%。
那么,平安人壽為何逆市堅挺萬能險而又沒有堅持住呢?
有保險業內人士分析,平安等公司之所以能夠維持相對高的萬能險收益,主要是因為動用了前期積累下來的平滑準備金。
根據相關規定,保險公司應當為萬能險賬戶設立平滑準備金,用于平滑不同結算期的結算利率。當萬能險賬戶的實際投資收益率小于最低保證利率時,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減少平滑準備金彌補其差額;當不能補足時,保險公司應當通過向萬能險賬戶注資補足差額。并且,平滑準備金不得為負。也只能來自于實際投資收益與結算利息之差的積累。
不難看出,平滑準備金在此過程中發揮著最為關鍵的作用。簡單說,就是平安萬能險將以往積累的一部分收益放在今年“釋放”。
中金證券分析師周光認為,平安維持較高結算利率是在消耗著“萬能險平滑準備金,隨著萬能險平滑準備金的消耗,未來平安壽險仍有可能和空間進一步下調其萬能險結算利率”。但是,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平安有充足的平滑準備金,萬能險結算利率下降空間有限。
這樣看來,萬能險的高結算利率時代已經終結。萬能險產品的停售或利率下調,是否意味著它最終會退出流通市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險業內人士表示,他所在的公司不會舍棄萬能險業務。“未來萬能險還是公司業務來源之一,但不再是主要或惟一的來源。萬能險還是有一定投資價值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購買萬能險。”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的萬能險產品目前沒有停售的打算。“目前,壽險銷售主要是分紅加保障型產品,最終保險產品銷售的主體還是回歸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