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博
在打黑行動還在向縱深發展的同時,重慶將民營企業家送往中央黨校培訓是“一個信號”
打黑行動向縱深發展的同時,重慶開始提出用5年時間,對1萬名非公經濟代表人士進行思想政治、經濟知識等方面培訓,全面提升民企素質、樹立新渝商形象。
作為該計劃的第一步,11月8日,重慶市把首批59名民營企業家送到中央黨校進行為期一個星期的培訓。在組織者看來,此次“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高級研修班”對于實現企業和政府保持思想同步,意義非凡。
封閉培訓
前往中央黨校培訓的首期培訓班共65名同學,除6名工商聯機關干部外,其他59名均是非公經濟代表人士,涉及地產、建材、服裝、加工制造等多個不同行業。
出發前的動員大會上,重慶市工商聯副主席張莉對媒體透露,從今年起,在5年內,重慶要對萬名非公經濟代表人士進行培訓。培訓將分別為中央黨校、市級、區縣黨校培訓,甚至還有街道和社區。
11月8日,培訓正式開始,培訓地點卻不是在中央黨校內,而是安排在航天城協作樓三樓的一個會議室。
在接下來一周時間里,8位中央黨校教授分別為學員開設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中國小企業融資戰略”“當前國際形勢與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如何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科學發展觀與中國非公經濟發展”等8門課程。
對于課程表上的科目,學員們表示雖然看上去很專業,但內容聽起來“不錯”。培訓結束,重慶集仙藥業公司董事長楊成清深感“不虛此行”:“以前困惑自己的一些問題,到了這里都解決了。專家們對一般性規律的認識,比我們把握得更深刻、更準確。”
7天培訓,楊成清共交了7000多元,包括教學費、資料費、及來回機票和食宿等。他覺得“一點都不虧”。 進中央黨校培訓的私企老板中,個人擁有的資產總額少則上百萬,多則上億,全是自己花錢來學習的。在班級里,大家一律以同學相稱,見面也直呼其名。
重慶建材商會會長、奧韻集團董事長孫仁元,是這次培訓班的班長,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他說:“這是一次充電,也是一個提高思想覺悟,準確把握民營企業發展方向的機會。”
要發展經濟,思想意識相當關鍵。孫仁元認為,專家教授的思維會讓民營企業家受到更多啟發,讓民營企業家少走彎路。
民營企業老板對“政治培訓,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反應也頗為積極。“能讓企業方向更明確,跟著黨走,懂國情,懂政策,懂環境。”重慶市創意產業商會會長周晉說。
11月7日,此次培訓的主要推動者,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翁杰明專程從北京趕回重慶,主持次日的培訓班動員會。“翁部長本來就在中央黨校學習,但是還是專程回重慶主持此次會議”,這在周晉看來,充分體現了重慶市委對此次培訓的重視。
翁杰明在學員們出發前的動員大會上,以“校友”的身份提醒“老總”們,參加培訓是在展示新渝商形象,“不要旁若無人地在課堂上接聽電話,”翁杰明甚至說到細節,實在有重要電話要接,也要低調再低調。“最好是把電話關了,或者調到振動狀態。”
“我們不是被‘教育對象”
“我們不是被教育對象,而是來學習的。”在培訓班,楊成清最擔心的就是外界對他們的誤讀。
楊成清認為,重慶打黑中,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身份涉黑者只有黎強。黎強注冊的渝強公司性質是民營企業,但不代表民營企業都是涉黑,從民營企業家走上犯罪道路的很少。
楊成清說,別人不知道,至少他自己是認真學習的。7天內,他沒有缺席一堂課,并且詳細做了筆記。
8日到13日,整整6天,學員們在航天城是“全封閉”式學習。每天上午8點半到11點半,下午2點半到5點半,課程安排很緊。班上有紀律委員,出門要請假,憑學習班的條子才能進出門,晚上11點就熄燈。
除了白天上課,晚上還有兩次班會,第一次是開班當天晚上,學員們互相認識,交流一下學習計劃,原定一小時班會,后來開了三個多小時,“大家越講越興奮。”
在楊成清的記憶中,唯一的出門是12日下午,因為下大雪,班上安排學員們去鳥巢水立方拍了一次雪景。
重慶市長壽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周鏡屏既是學員,也是班里的紀律委員,也兼有學習委員的職能。每一節課,他都一邊聽一邊用筆記本電腦做著記錄。雖說是紀律委員,周鏡屏說,他的電腦里存著所有授課老師的課件,回去以后整理一下,建一個QQ群,給每個“老總”發一份。
除了老師的課件外,細心的周鏡屏還記下了老師們課堂上臨時發揮的內容。
很多數據和例子都是老師即興補充的,在網上查不到,在基層更難找到。周鏡屏說,這些都可以在寫論文和調研報告中引用。
授課之余,來自中央黨校的教授們還受到老板們“追捧”。
11月13日,最后一節課結束,學員們紛紛拉著授課的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博導劉玉瑛簽名、合影。
“搞快點撒,莫要浪費劉老師滴表情”,來自重慶民族醫院的副院長張厚云的一句話,讓大家笑了起來,“回去都要在公司會客廳掛起”。
一個個叱咤商海的老板們爭著和自己合影,讓劉玉瑛忍俊不禁。
張厚云說,私企老板壓力很大,平時沒有多少時間學習,但對知識很尊重。大部分上過課的老師,如曹鵬飛、周為民、楊秋寶、陳啟星等,都和學員合過影,大家都希望給7天的學習留下更多記憶。
策劃者
重慶市創意產業商會會長周晉,是整個培訓計劃的策劃,也是此次培訓班的領隊。
在重慶,周晉擁有一個廣告公司、一個投資公司和一個策劃公司。前年開始,周晉開始向分管的工商聯副主席提出了組織民企老板到中央黨校培訓的建議。
“以前沒有進入工商聯,就不太關心這個事,后來當了商會會長,跟大量企業家打交道。發現老板其實很需要充電。”周晉說。
“私營老板發家之初,大部分想著吃好一點穿好一點,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兩三個人合伙弄一個公司沒問題,但隨著財富的積累,企業做大了,上萬人的員工,光靠江湖化的管理就不行了。政府也給很多企業主一些社會榮譽,私企老板的壓力越來越大。”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重慶非公經濟單位達84.04萬個,比去年凈增7.24萬個。到今年6月,重慶非公經濟占全市GDP的比重達59.2%。
私營老板數量急劇增加的同時,這些非公經濟代表群體素質急需提高。周晉說,企業家一直是埋頭干活,很少抬頭看路。壓力大了,對自己就放松一些了,自我的約束就少一些。吃喝玩樂,便有些放縱。
從前年開始,重慶市工商聯組織過一個新渝商大講堂,不定期地講社會形勢、經濟形勢。每場都有八九百人參加。
去年,中央高層領導專門作出批示,要加強非公經濟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民營企業中,培養和壯大一支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積極分子隊伍。很快,周晉的倡議得到了重慶市統戰部和工商聯的支持。
從去年開始,周晉利用搞創意產業積累的專家資源,多次前往中央黨校聯系。今年7月底,重慶市工商聯于與中央黨校簽訂了“《中央黨校重慶市非公經濟代表人士高級研修班》培訓合作框架性協議”,最終使得培訓班成行。
事實上,早在2001年開始,全國各地便興起一股民企老板到中央黨校“進修熱”。負責中央黨校計劃外辦學和短期培訓的機構、中共中央黨校對外培訓中心也于當年成立。據該中心數據,至今已有近萬名民企老板走出中央黨校的培訓班。
培訓熱潮背后,一度引發各方熱評。有人認為私企老板花錢參加培訓班,旨在建立一個和黨的高級干部溝通的渠道。因為對培訓班爭議頗多,中央黨校今年停止了對外培訓中心的招生,其短期培訓班也交由函授學院承辦。
周晉透露,原本此次培訓班也要取消的,但因為協議已談妥,于是只好把培訓班放在校外,“沒有破壞學校的規矩,對學校的教學也沒有影響,算是一種折中做法。”
住進航天城,開始有人提出疑問,但是看到前來講課的全是中央黨校的教師,“大家也就沒再說什么”,楊成清說。
即便如此,活動結束的前一天,周晉還是組織全體學員到中央黨校內參觀了一次,最后在中央黨校門口合了影。
周晉說,按協議,從今年9月到明年12月份,重慶計劃委托中央黨校培訓10到15期,共1500到1800人。
在組織者的計劃中,培訓班的主要對象是規模以上知名民營企業家、區縣統戰部分管工商聯的領導及工商聯負責人、市工商聯直屬商會的負責人等。“實際上大部分是各區縣及市級的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有民營和外資企業。”
目前在市區縣三級的人大、政協中,民營經濟的老板大慨有1700多人,按計劃一年之內要將這些代表、委員全部送到中央黨校輪訓一遍。
“雖然事情是我最先倡議的,但是最后還是由統戰部正式下的文,我現在只做具體的組織工作。”周晉說。
政府與工商聯的推力
11月13日中午,全部課程結束時,周晉接到一個電話,一個副市長帶了幾個區縣的領導在中央黨校學習,可以安排和企業家代表見個面。
周晉安排了四個人,兩個女企業家,一位奧韻集團董事長,還有他本人。“中央黨校一位研究室主任是重慶人,中午正好一起吃個飯”。
在周晉看來,相對于領導接見,企業家更看重一個黨校培訓的“政治榮譽”和實際效果,企業家在地方和官員接觸的機會很多,要結識干部,何必到黨校來?
企業家都是自己掏錢來學習,課程表先發下去給老板們看過,改過很多次才確定下來。他們希望能借此改變一下沉悶的思維。
除了企業家的主動外,重慶市地方對此次培訓都極力推動。
早在9月29日,重慶市委統戰部和重慶市工商聯便聯合下發了《關于組織我市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參加中央黨校重慶市非公經濟代表人士高級研修班的通知》,通過各區縣工商聯動員民營企業家參加培訓。開班前一天,重慶市不僅提前開了動員會,還專門派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將學員送到北京,因為晚點,飛機次日凌晨4點才到北京,整個晚上都在飛機上度過。
周晉認為,在打黑行動還在向縱深發展的同時,重慶將民營企業家送往中央黨校培訓是“一個信號”, 一方面政府希望從正面樹立重慶企業形象,另一方面,表達黨和政府對合法經營的私營業主的關心。
此次學員都是區縣市推薦上來的,這些人下去同樣有示范作用,周晉說,對民營企業僅僅靠規范去約束是不夠的,要建立一個機制,關心他們,用健康的渠道去教育他們,“用有意義的東西去擠去他們不好的思想,這也是一門政治。”
光講也不行,得要一個行動來表示。周晉說,他回去將向政府建議,參考公務員的培訓辦法給學員一些補貼。錢多少不講,重要的是政府的態度。
11月14日下午,60余名民企老板被組織到中央黨校內留了一次影,這是唯一一次進中央黨校的大門。楊成清說,雖然有些遺憾,但對活動還算滿意。
學員們顯然并不在乎政府是否最終給補貼,11月13日中午,培訓班最后一節課結束,大部分老板都退掉客房,準備下午直接回家。
楊成清顯得沒這么急迫。這是他首次來北京,計劃多住一天,次日直接去武漢出差。而來自黔江民族醫院的張厚云匆匆趕往王府井,他打算利用下午時間在市內轉轉,然后直接去機場。
“封閉了七天,有很多事情等著回去處理。”張厚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