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報道,11月28日上午,日本耗資7.33億美元,用H-2A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光學3號”情報衛星。該衛星屬于日本第二代偵察衛星,具有更高的識別精度。分析人士認為,該衛星的成功發射,將加速日本間諜衛星體系的更新換代,極大提高日本情報自給能力。
報道稱,“光學3號”衛星將在接受約3個月的測試后正式服役,接替2003年3月發射、設計壽命為5年的“光學1號”衛星。 “光學1號”衛星的分辨率為1米,而“光學3號”衛星的分辨率達到了數十厘米,接近目前最先進的美國商業衛星的精度,可以判斷出地面坦克的型號,完全勝任偵察朝鮮導彈發射車這樣的任務,但與美軍的“鎖眼”間諜衛星仍有差距。
據報道,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建成由兩顆光學衛星和兩顆雷達衛星組成的全球情報處理系統,以保證每天可以對地球上任何地點至少偵察1次。不過由于2007年2月發射的第二顆雷達衛星在升空一個月后就因發生故障而失效,因此上述全球情報處理系統尚未完全建成。日本政府計劃于2011年發射第三顆雷達衛星,在2012年度前實現4顆間諜衛星同時在軌。
目前,日本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衛星情報收集體系,世界上擁有這一體系的國家不超過10個。日本情報本部下屬的影像部專門負責衛星圖像判讀,該部門擁有數百名工作人員,擁有豐富的商業衛星圖像判讀經驗。在美國都擔憂缺少衛星圖像判讀人才的情況下,日本的人才儲備令很多國家難以望其項背。
在擁有本國偵察衛星之前,日本主要是通過購買美、法等國的商業對地觀測衛星照片用于判讀別國行動。但目前世界上出現了間諜衛星擴散的趨勢,印度、巴西、土耳其、韓國等國家紛紛發展自己的對地觀測衛星,世界上用于對地觀測的高分辨率衛星至少在20顆以上,盡管其中大多數為商業衛星,或以商業衛星名義發射,絕大多數的分辨率足以用于軍事偵察。美國一些軍事專家曾猜測,中國的返回式偵察衛星以及中國和巴西合作研發的地球資源遙感衛星,已達到軍用偵察級別。
目前先進的軍用偵察衛星分辨率可達一米左右,能夠機動變軌。美國發射的軍用偵察衛星,重量大,攜帶燃料多,可以實施多次變軌機動,其“鎖眼”光學衛星分辨率可達10厘米,“長曲棍球”雷達衛星還可以探測到地下10米深處的活動。居美國之后的為法國和以色列,而俄羅斯的“宇宙”系列偵察衛星逐漸退役,偵察衛星體系面臨崩潰。此次日本公開使用大推力H-2A火箭發射情報收集衛星,意味著這可能是一種區別于一般商業對地觀測的衛星,能夠實施快速變軌進行軍事偵察。▲(張家齊)
環球時報20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