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杰
2009年6月25日,隨著《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下稱《規劃》)的正式獲批,陜西當地政府推動多年的西咸一體化建設終于被提升到國家層面上的“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
按照《規劃》設定的目標,到2020年,西安的都市人口將發展到1000萬人以上,主城區面積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內,成為國家重要的科技研發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和金融中心。
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權永生也向記者證實道,《規劃》批復后,陜西將有一系列大動作跟進,設立西咸新區便是其中之一。目前,西咸新區的規劃已經完成,接下來的關鍵是設置機構,確定領導班子。
陜西省發改委主任祝作利說,推進“關中一天水經濟區”建設的第一個抓手便是加速推進西咸一體化的建設。未來幾年,陜西也將以實質性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為切入點,加快重要園區的建設,提升關中城市群的定位。
陜西省省長袁純清在6月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陜西的發展思路正是通過關中地區的率先發展,來輻射、帶動陜南和陜北的發展。西咸一體化則是關中城市群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陜西省區域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大西安升格為國際化大都市
《規劃》指出,大西安將建設成國家重要的科技研發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西安的官方定位也從原來的“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城市”,升格為“國際化大都市”。
早在2004年,西安就對其城市的總體規劃進行了調整,西安市第四次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了“城市重心北移,跨過渭河向北拓展”的發展戰略。
根據這一調整方案,西安經開區原有的中心區被賦予了新的城市功能。早在2005年,西安經開區就前瞻性地開始推進中心區改造,短短幾年時間,先后進行了街區改造、工業搬遷、城中村改造、形象提升等一系列工作。2008年一年就完成了12個村的改造任務,創造了全國城中村改造的一個典型和樣板。目前,西安經開區原有中心區的33個城中村改造已全部啟動。
在西安2008年修編的新版城市規劃里,兩市一體化后,渭河將真正成為大西安的城內河。
“西安經開區正在以傳統的產業園區向現代的新中心邁進”,西安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郭學民表示,經開區既要打造制造業的基地,又要建設西安城市新中心。
按照這一設計方案,未來城市新中心將重點形成“一縱兩橫”的發展局面,產業定位將重點圍繞現代服務業、居住產業、休閑旅游產業、新型商務產業展開,將著力建設一批以大型賓館酒店、超市、休閑娛樂等為主要構成的大型城市綜合體,為世人展現具有濃郁現代氣息的西安城市新形象。
西安城市重心的北移無疑將為西安的新一輪發展帶來無限機遇。
咸陽甘做西咸一體化的綠葉
咸陽市委書記千軍昌表示,作為經濟區內的一員,咸陽是核心城市兩個成員之一,咸陽在核心城市內也變成了西安的配角。因此,咸陽要緊緊依托西安這棵“大樹”,就像電影中飾演最佳配角一樣,面對歷史的舞臺,咸陽會成為自身發展的主角。
千軍昌說,近年來,咸陽一直在集中精力謀發展,確定“一主導三帶動六突破”的工作思路,努力優化經濟結構、產業布局和發展環境,大力實施工業提升、農民增收、財源建設、城鎮建設和民生八大工程等五項工程,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而《規劃》則給咸陽帶來了新的機遇,因此,咸陽要從謀自身發展轉向兼顧全局發展,迅速完成角色的轉變。
隨著西咸一體化的不斷推進,近年來,成陽的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2009年上半年,咸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407.59億元,同比增長11.2%,實現工業增加值136.85億元,同比增長12規劃1%。
咸陽市市長莊長興表示,《規劃》提升了咸陽作為西安都市圈核心區的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功能。今后,咸陽將全力推進西咸一體化進程,全面融入西安,與西安充分對接,共興共榮,“甘心做綠葉,做配角”,承接西安的產業轉移,為西安部分產業的資源轉移搭建平臺。
而在談及下一步的設想時,莊長興進一步表示,咸陽將加快推進“西咸一體化”,合力共建西安(咸陽)國際化大都市,打造帶動經濟區加快發展、輻射西北地區的增長極。而且主要抓好五個方面:
一是加快園區建設,高效率運行灃渭新區、涇渭新區、高新區等三個重點園區。
二是堅持項目帶動,加快西咸產業融合。通過爭取投資、招商引資、銀行融資和社會投資等多種渠道,每年有計劃地實施一批有利于推進“西咸一體化”的項目,盡快使咸陽在西安都市圈的作用更加凸顯。
三是加快基礎設施對接,打造發展平臺。抓緊與西安聯手做好地鐵一號線的銜接,完成軌道交通場站的選址,提前做好規劃控制等工作,力爭早日貫通,特別是隨著加快渭河北岸蘭池大道和渭河四號橋、渭河橫橋的建設,西平(西安至平涼)鐵路,西旬(西安至旬邑)高速開工建設,加速“西咸一體化”建設。
四是加強民生領域合作,為兩市群眾謀取更多的實惠。尤其要在醫療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使兩市群眾切實享受到“西咸一體化”的實惠。
五是加強溝通銜接,進一步形成推動“西咸一體化”發展合力。建立健全高效、務實、順暢的協調推進機制、規劃落實機制和共建合作機制,積極探索有利于雙方及時溝通、協調合作的新途徑、新辦法。
西咸新區將成為新亮點
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的關鍵措施之一是建設西咸新區,即以西安、咸陽兩市結合部的三縣兩區(高陵、三原、涇陽、未央、渭城)等有關區域構建西咸新區。
把西咸新區培育成為關中率先發展的發動機早已經在陜西當地政府形成了共識。據悉,目前西咸新區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之中。隨著西咸一體化的加速推進,兩市結合部的國家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則首當其沖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按照西咸產業對接的構想,目前兩市共建的涇渭工業園、空港產業園兩個重點園區都與經開區有關。
據介紹,空港產業園(咸陽方面也稱涇渭新區)是西咸一體化的核心區域,地處咸陽東北部,與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草灘生態園隔渭河相望,規劃總面積270平方公里,目標是建成“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的臨港工業和物流基地。
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郭鳳鵬表示,就西咸兩地的產業對接和經濟融合,他們與涇陽縣在考慮合作共建西銅高速以西的涇河經濟帶,初步合作將從接壤的4000畝土地開始,隨著合作項目的增多漸次擴大。“他們有土地資源,我們有開發經驗和招商優勢。”郭鳳鵬說。
西咸兩市應該一起來統籌,共同來謀劃,產業發展規劃共同去做。下一步,兩市還將繼續加強環境同治,搞好渭河的保護,共同構筑公共服務體系,加快一體化交通網絡建設。
西咸一體化再提速
2008年,隨著陜西省政府的強力介入,西咸一體化進程開始明顯加快。
2008年1月,陜西省省長袁純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省級層面上加快推進西咸經濟一體化進程,引導西安城市北移、咸陽城區沿渭河東進,發展新型產業,形成新的產業帶和城市群,把西安都市圈建設成為關中率先發展的核心板塊。”
2008年8月4日,陜西省政府第22次常務會議再次通過了陜西省建設廳組織編制的《關中城市群建設規劃》《西咸一體化建設規劃》等五個規劃,標志著西咸一體化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西咸一體化建設規劃》確定,西咸一體化發展區為“一核五區十個衛星城”的整體空間結構。一核:指西安主城區、咸陽主城區和灃渭新區;五區:指涇渭工業園、空港產業園、閻良航空產業基地、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楊凌示范區;十個衛星城:指戶縣、藍田、高陵、三原、涇陽、興平、武功、禮泉、乾縣、周至等衛星城鎮。
袁純清強調,陜西要抓住實施《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機遇,推進西咸一體化,著力將西安打造成國際現代化大都市。打響以西安為中心的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這塊全國獨有的“金字招牌”。
可以肯定地說,隨著一體化進程在省級層面上的統籌推進,西咸一體化將步入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