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能
做了8年的高中英語教師之后,我有幸考進了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成了一名研究生。在學習之余,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反思教育問題,回憶過去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品味身為人師的幸福和感動。
在那8年當中,我5年都在畢業班任教,當然與高三學生打交道的時候最多。至今不會忘記同學們勤學的身影,不會忘記同學們高考前的百日宣誓,不會忘記高考成績揭曉后,同學們臉上流露出的喜悅或失望。在此,重拾一個學生的高考故事與大家分享。
小偉是我03-04學年所教的一位復讀生,高高的個子,稍胖的體形,整日戴著一副深度近視眼鏡,他穩重、踏實、勤勉。但別忘了學生一旦成為復讀生,他們就注定要承受比應屆生更多的心理壓力,在他們身上就很難再看到應屆時的大膽與輕松,但與此同時,他們多了幾分堅定與執著,更懂得了惜時,更充滿了對成功的渴望和為此奮力一搏的決心。對于復讀生,老師不僅僅是幫他們復習鞏固系統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讓他們找回自信,迎接挑戰,追逐夢想。
小偉同學是校領導、任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都很看好的學生。但殊不知,倘若一個人的身上被寄托太多的愛與希望,未必是件好事。人們不是總在提倡知恩圖報嗎?一個人得到多少關懷就意味著他將來要回饋多少,甚至更多,那么這樣一來他就會有一種被束縛而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小偉同學的例子就很典型。在一次英語測試中,我發現卷子發下去之后,他遲遲不動筆,手好像在發抖。于是放學之后我就叫他到我辦公室了解情況。原來由于高考日益逼近,他的測試成績又時升時降,從而對考試產生了極大的恐懼,導致一看到試卷手就不聽使喚。在此之前,我也能想象到學生的壓力,但沒料到對于有些學生而言,竟達到了如此嚴重的程度。
于是我一邊傾聽他的心聲,讓他自己釋壓,一邊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開導他,給他減壓。我還給了他特許:如果英語試題不想做也沒關系,可按照自己的計劃復習。經過那次交流,小偉同學戰勝了自我,恢復了曾有的帥氣與自信,鎮定地迎接了2004年的高考。
就在高考成績出來的那天夜里,一陣電話鈴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看了看表,正是凌晨一點半,電話那頭傳來的是小偉按捺不住的激動的聲音:“郭老師,我的成績查到了,總分692,英語130分。”這樣的結果太出人意料了,頓時我睡意全無。滿分750竟得了692分,怎不令人驚喜不已。
小偉上大學的第一個學期結束,寒假的一天來我家拜訪,并專程從北京給我帶回了一個U盤,他說:“郭老師,知道你喜歡用投影儀上課,就想著送給你一個U盤,北京的電子產品很便宜的。”看到學生那么有心,我內心的感動油然而生。是呀,剛畢業的那幾年,我思想活躍,緊跟時代,喜歡制作課件以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趣味,可囿于當時在一個小縣城,科技不夠領先,我當時拷貝文件一直借用軟盤,若是制作的課件較大,就得使用多張軟盤,容量小的設備的確給教學工作造成了諸多不便。誰知這一細節竟被細心的小偉看在了眼里,記在了心里,并通過這一有用的媒介適時地表達了他對老師真摯的關愛之情。在談話間,我詢問他對新環境的適應情況及學習方面的進展等情況,得知他雖感到學業方面有點困難,但一切還算順利,并獲得了獎學金。
4年一晃就過去了,后來我突然收到了小偉的一封電子郵件,信中他詳細向我講述了他大三、大四的一些經歷,可謂是一波三折,不管是在探尋求學路上還是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他都遭遇了多方磨難與挫折。但就在心灰意冷之時,情況卻發生了巨大的轉機。事情是這樣的:在室友的鼓勵下他報考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匆匆忙忙4個月的備考,在考試結果并不理想、自我感覺希望渺茫的情況下參加了面試,結果卻夢幻般地通過了,用他自己的話來概括這一切:很有戲劇性。這一消息傳來,我感到莫大的欣慰,一切如同塵埃落定,不禁讓人感嘆:圓夢的感覺真好。
但若仔細斟酌,我仍深信,貌似偶然、幸運的事情背后定隱含著一定的必然因素,成功更青睞于持之以恒、不輕言放棄之人。我給小偉回復了一封長長的郵件,不但對他的成功表示恭賀,并抒發了自己的感想,希望他珍惜擁有,熱愛生活,在新的求學征程上表現更出色。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
責任編輯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