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羽
本以為是憂郁極致的詞人,把陰霾當做煙火,低頭喝咖啡的那種……聽聽哪些他寫的歌就知道,時而淚流成河,時而為情苦吟。誰知,見了面,出乎意料,嘻嘻哈哈,沒個正形,甚至可以配合攝影師在地上打滾擺Pose的“百變星君”……
行銷的情人
采訪一開始,他并不壓抑自己骨子里的某種有煽動性的天分,就好像扣了扳機的AK-47,突突突……
總之,不管你問什么,他三兩句回答后兜兜轉轉總歸拐到:“嗯……你知道嗎?我發現婚姻也是有最低消費的……”不,我們當然不知道,于是他,好為人師,開始一五一十諄諄教導,話題是婚姻制度與愛情的守則,聊到這份兒上,自然而然試探著問:“德叔啊,你的婚姻難道?……”他趕緊身體后縮,伸出雙手搖動。“不不不,我的婚姻沒問題,但也后悔有點一念之差嘛……”,其實,他左右迂回,話題不離“圍城”,動機不言而喻。我當然知道新上市那本《愛的一百個提醒》作者是誰。
這也難怪,如果寫許常德不寫他的策劃營銷天分,簡直有點可惜!營銷簡直就是許常德生命中的重要情人之一了!當年,世新大學編采科畢業后,成績平平,相貌平平,可是他寫了五份簡歷去公司應聘,居然個個中選,那時他的營銷天分就已經嶄露頭角。后來他主動去酒吧我歌手合作,一來二往居然把作品送到了齊秦那里,繼而得到了認可,獲得巨大轉機。接下來步入唱片公司,他仍負責企劃部分,可以說,他一直善于營銷,營銷自己,也營銷別人,包裝出歌手不計其數。在唱片市場不景氣的環境下,擔任上華唱片執行副總經理的許常德,以行銷戰術見長,不僅讓許茹蕓、許美靜、熊天平等旗下歌手屹立歌壇,累積了超過三百萬的人心甘情愿地花錢買他企劃的唱片。此外他還讓一些“不太可能出唱片”的人開口唱歌,從酒吧里挖掘出四十歲的迪克牛仔,沒想到居然真的紅了,看到分吃鹵蛋的動力火車覺得他們可憐要幫幫,最后也紅了……怪不得有人說他企劃的唱片,創意完整,策略精準,張張大賣。
文字的情人
他不掩飾自己對寫作的企圖心,以文字謀生的人,對于自己的書還是難免有些不自信,其實這幾年寫了好幾本,但是都怕不紅,于是悄悄冷藏。直到這一本出來,還是被丈母娘搶先拿去“過目”了。他本來要中規中矩叫做《愛的一百個提醒》,誰知為了銷量做了回標題黨,他無限委屈地應承,少數服從多數,最后變成《愛應該有五個情人》,標題火辣,內容更是觸目驚心,好像失戀幾千次的人在寫的一份總結報告,關于愛情和婚姻那檔子事更是一針見血,沒想到丈母娘打來電話說,“哎!書寫得好!哎,常德啊,你怎么不在我結婚前出這本書呢?”
雖然拍胸脯感覺自信滿滿,圈中好友伊能靜在他的博客下留言,恭喜他出書了,并且告訴他,已經在誠品買了一本。求證此事,池卻頭搖得像撥浪鼓,“不可能,我是不會信的,也許是有人冒名頂替。”
歌詞的情人
寫歌詞好比演戲,不必失戀了才能寫出淚流成河的感覺。這是他的心得。作詞人與歌詞的關系其實更像情人,信手拈來,如執子之手。他也常說“我寫歌不靠靈感,腦袋仿佛放置許多抽屜,每個抽屜都有東西,需要哪首配合就拿出來使用,有備而來”,而談及“風格”,他的態度分外誠懇:“請不要問我有什么風格,你覺得寫出范曉萱的《健康歌》、王菲的《矜持》、許茹蕓《獨角戲》的人會有什么風格嗎?”幾千首詞的作者,居然如此知命,或許是繁華見識太多,心態自然與眾不同。說起寫歌詞的歷程,他的語調就變得低低的,也難怪,出身貧困家庭的許常德踏入流行音樂這一行,他坦白“我完全是為了賺錢。”
生長在高雄的大家庭中,父親是那種很本分的男人,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棍棒式的,所以他的功課不好,而母親又喜歡賭博,導致全家債臺高筑,給他印象最深的是討債人來的時候,都要惡聲惡氣,有一次父親正在和孩子們一起看電視,聽到有人要他還錢,嚇得立刻躍起身,關電燈,閉電視,拉窗簾,全家老小在黑漆漆的屋里大氣不敢出一聲,直到聽到討債人罵累了,腳步漸漸遠去。
讓許常德自豪的是他身上沒有所謂的“陰影”,從高中時期(岡山高中)起,就半工半讀自力更生,也在這時期體會到創作的魔力。當時班上有一群熱愛文學的同好,他也加入了其中的行列。許常德自認為自己并不是所謂的“天才”,就給自己的頭腦進補,那真是汗牛充棟饑不擇食的歲月,甚至在圖書館苦守“瓊瑤小說”,半路截取。他最喜歡的是寫給黃磊的《等等等等》,他認為這是一首結合文學與音樂品味的好歌。
八卦的情人
說許常德八卦,一點都不冤枉他,譬如上網敲人許常德的名字,居然全是品評各路明星的標題:。“許美靜為何發瘋?”、“齊秦和王祖賢還有沒聲戲?”諸如此類,而且個個驚悚。“我的確很八卦啊,但是,但是,那些報道太過分了……”他做了一個欲哭無淚的表情,尤其深恨有記者對他的話“斷章取義”進行加工。
“八卦”更是他受人歡迎的秘訣,“來來來,常德啊,給我們說周杰倫吧,當年他沒有出名的時候你邀他他寫了不少歌啊……”,他會微微撇撇嘴,“杰倫是這樣的啦,當時我就覺得他很有才華,每次邀歌他都十分盡心盡力,但也怪了,寫的東西只有他自己唱才有味道,一次吳宗憲問我覺得杰倫如何,我說很好啊,可以做,其實他的經紀人還是蠻猶豫的——他長的樣子……你知道啊。而且他的歌聽上去……你也知道啊。都不知道能不能紅。”雖然許常德對信心滿滿,結果陰差陽錯,沒想到吳宗憲在一個法師那里閉關7天后,下山第一個決定就要自己做周杰倫……于是……許常德總結說,一旦跟周杰倫邀歌,他一定一定全力以赴、用心達成客戶的要求,臍以周杰倫的作品都有一定的水準。因此他早就相信,涂了才華之外,周杰倫的態度絕對是他成功的最大基礎。
看來,能從一個普通的八卦提煉出“營養”,這也是許常德不一樣的地方。
電影的情人
歌手許茹蕓形容許常德是一個相當敏感的人,“許常德的多產是來自他的機智,他隨時隨地遇到新的事物就會讓它產生化學變化”。
看著他在生活中活潑好動,有時不免感覺:呃,這分明也是個大孩子嘛。不是說細水長流嗎?
他謀篇布局,處處都有留意,也有獨到見解,對于前途,他過去是九零年代唱片工業幕后工作人員中,“走路最有風”的創意人。現在仍有無限憧憬,舞臺上、文字中,銀幕上,他到處想要撒下情人的曖昧,本來采訪是要他淡淡他自己,而許常德綿里藏針,三句話不離“婚姻、愛情、家庭”。他眨眨眼,說我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目的,就是要拍電影,寫這本書的其實就是想讓投資商賞識我啊!到最后他才終于原原本本端出自己的“企圖”。
難得的是一直隱身幕后的作詞者,在臺前也精于“包裝”,從一個小細節就能看出,比如采訪和拍照時,他都不會戴同一副眼鏡,這讓人察覺,這樣隨身帶r好幾副不同的眼鏡來的男人,想必也有著不同的身份,他從“苦難童年”步入“遠大前程”,猶如狄更斯小說。一切在驚悚中帶著曖昧,和他作詞的風格一樣,這些年,他一手寫詞,一手寫書,愛好八卦,也勤思不倦,穿梭諸多不同身份,又樂在其中,那么,許常德到底有怎樣的“情人”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