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寧
“如果沒有旅行,我就不是現在的我。”
他是在旅行中成長的自由人。1950年生于臺北,夏威夷大學旅館管理學系畢業,曾經營臺灣知名建筑設計公司“藝力設計有限公司”,之后投人10年時間深入世界各個角落尋找自我,然后開始從事旅游規劃工作。1995年在巴厘島創辦思路行旅規劃工作室,2001年在臺北創辦風尚旅行社、2007年在上海完成十樂會苑。
如今,還有哪一個人可以放下一切,在而立之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去到世界各個角落孤身旅行10年之久?張棣完成了太多男人心里那可怕但偉大的夢想。10年里的“每天都是興奮和刺激的”。彈彈灰塵,再次翻看那段記憶,我不確定有沒有篡改的成分,至少那段美妙的閱歷造就了現在的張棣。他將那段旅行中的體驗與成長,還有心中孕育已久的理念,實踐到了現實環境中。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風尚旅行的倡導者,在巴厘島開辦可以從游泳池直接游回房間的酒店,在上海用十樂會苑給現代人心靈休憩的人文空間。最后,給自己一段更加豐盛的人生。
《環球生活》:為什么當時有旅行的愿望,并且長達10年。
張棣:那個時候只是很單純的希望跟自己在一起,我并不是一個害怕寂寞的人,所以就離開了。跟著感覺走,等我真正回來的時候,已經是10年后的事情了。現在看來,旅行更像人生里不可或缺的成長,進入那個過程以后,自己處在什么樣的時空也不知道,它里面到底有什么奧秘,這是我們好奇并想要尋找的答案。
《環球生活》:如果當時放棄旅行,現在的你會是怎樣?
張棣:就不是現在的我了,心境、際遇……一切都不一樣了。至少,我不會像現在這么開心的工作和生活,還有很多潛能也無法激發出來。
《環球生活》:從旅行狀態回到工作狀態,適應嗎?
張棣:旅行一開始更多是被奇異的景觀與陌生的人所吸引,或者聽命于內心的某種召喚。到后來會成為一種慣性,也會讓人不知道怎么回到原來的軌道。所以我覺得夠了的時候,便嘗試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回到工作狀態,其實這才能讓那段旅行中的體驗與成長,還有心中孕育已久的理念,實踐到現實環境中。那是一種很好的延續。
《環球生活》:如果讓你為身心疲倦的男人們推薦三個旅行地,你會推薦哪里?
張棣:巴厘島、京都、大理。這是三個悠閑緩慢的地方,去了就知道。
《環球生活》:創立十樂會苑,希望帶來怎樣的生活概念,那是自己理想的生活場所嗎?
張棣:如果你心靜的話,十樂的環境是可以和來體驗的所有人進行對話的。十樂的“使命”就是要成為一個能讓人美好快樂的場所,要提供一種品味悠閑的生活方式。所有的空間設計,都是為開放、豁達、快樂、安寧、和諧的自然營造的。對我個人來說,只要有書就是我安心的地方,也就是我理想生活的場所。
《環球生活》:把你此前的人生劃分為三段,你會怎么劃分?
張棣:旅行中學習、實踐中成長、建立基礎后分享。
《環球生活》:對目前的狀態滿意嗎?
張棣:忙碌、充實。人生又在悄悄的開始。
《環球生活》:男人只選一樣品質,你選什么?
張棣:雅。
《環球生活》:您認為年齡的增長會為男人的魅力加分嗎?
張棣:熟男會加很多的分。
《環球生活》:最喜歡的品牌是什么?
張棣:混搭是我的最愛。
《環球生活》:現階段最感興趣的事情是什么?
張棣:騎重型摩托車。
《環球生活》:現在的愿望和夢想是什么?
張棣:已在愿望中的夢想里,要珍惜生活每一天。
《環球生活》:如果一個星期完全不用工作,您會怎么安排?
張棣:發呆,和狗一起發呆。
《環球生活》:接下來希望生活的城市是哪里?
張棣:新疆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