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歐美銀行業發年終獎金的時候,不過今年這些高管們的日子不會太好過。英國、法國上周相繼宣布,要對銀行高級主管們的獎金收取高額稅收,并且計劃將這一政策推廣到整個歐盟。
法國總統薩科齊上周宣布,法國政府計劃對高于2.7萬歐元的銀行業年終獎金一次性征收50%的稅。法國財政部的一位官員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以前法國擔心這樣做會降低巴黎作為金融中心的競爭力,不過,現在既然英國倫敦已經這樣做了,法國也就不擔心了。英國政府已經于上周三宣布,對銀行業高于2.5萬英鎊的獎金實施一次性征稅政策,稅率為50%。薩科齊和英國首相布朗上周還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上聯合發表評論說,“無疑,這一行為應該擴大到全球層面。”
繼英法之后,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周四也表示,對高級主管們的獎金收稅是一個“誘人的”想法。這樣做可以讓銀行業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第二天,德國的財長部長宣布,已經有德意志銀行等11個德國最大的銀行和保險公司同意執行有關工資和獎金方面的新規定。
作為全球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銀行業的高獎金更是眾矢之的。為了減少輿論壓力,高盛公司上周四宣布不會向30名高層主管以現金形式發放獎金,發放的股票也要等到5年后才能被兌現。高盛公司的30個高級主管中有7名在歐洲工作,這幾位恐怕還要自掏腰包,用現金為他們獲得的股票上稅。美聯社12日的報道分析說,鑒于高盛公司在華爾街的影響力,其他美國大銀行很有可能會跟進。
前不久,美國“薪酬沙皇”費恩伯格大幅限制了7家公司25名高管的收入。這7家公司包括美國銀行、AIG、花旗銀行、通用汽車,克萊斯勒等,它們都是獲得政府資助最多的大公司。11日,費恩伯格又擴大了“限薪對象范圍”,將花旗銀行、AIG、通用汽車和通用金融部門排名第26至第100名高管的薪酬也納入監管之下,規定這些二級主管現金年薪不得超過50萬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相比歐洲的措施,美國政府還算“仁慈”。紐約市長布隆博格上周五就表示,英國和法國對銀行高管的獎金征稅,將使銀行都轉移到紐約來。▲(段聰聰)
環球時報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