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詹德斌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 豐
日韓媒體24日報道稱,日本政府近日決定向二戰期間被強征的韓國女勞工或其家屬每人支付99日元(合約1美元,7元人民幣,1300韓元)的年金(即養老金)補償。當天,被強征女工受害者及市民團體等來到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召開緊急記者會,表示拒絕接受99日元。席間,勞工受害者稱日本政府是“最大的強盜”。在二戰期間,99日元可以買到兩頭牛,但是現在只能買到3個西紅柿。
報道說,從南部城市光州趕來的受害者梁金德在記者會上抑制不住悲憤,跌坐地上失聲痛哭。一些被強征受害者還向日本大使館投擲硬幣,表示抗議。受害者高喊“還我青春,你們這些強盜”。1944年起被強征到日本勞動的一名受害者說,在日本的一年多的時間里不只累死累活地工作,還受盡了侮辱,“回到韓國時被認為當過慰安婦”,到頭來卻只得到99日元補償,實在讓人氣憤。日本應公開道歉,并退還年金。
二戰期間,日本從朝鮮半島強征一批“朝鮮女子勤勞挺身隊”到日本企業從事強制性體力勞動,當時她們都只有10多歲。1998年,她們當中的8人向日本政府提出要求,希望把當年加入后來退出的養老年金的補助費領取出來。之后,日本政府社會保險廳經過11年的調查后表示,她們當中只有7個人加入過養老年金,時間是從1944年10月至1945年8月。支付給每人的99日元,本月中旬已匯到其銀行賬戶。
韓國媒體紛紛反擊日本政府這一“荒唐”決定。韓國《每日經濟》報道說,這個數字完全沒有考慮時代變化,當時50日元可以買一頭牛,99日元足以買兩頭牛,現在只能買到3個西紅柿。日本政府扔給這些勞工幾個硬幣,如同將她們當乞丐。日本社會保險廳則解釋說,這些韓國女性提出的要求只能根據《厚生年金保險法》,按照當時工資的平均水平來計算,不能考慮到幣值變化等因素。
韓國《每日經濟》24日發表社論說,日本政府這一做法簡直荒唐透頂,是對這7名韓國老奶奶的愚弄。明年是日本吞并韓國100周年,韓日關系能否和解,首先需要日本表現出正確的歷史認識和敢于承擔責任的姿態。日本應該學習德國,徹底謝罪,不回避賠償責任,才能重新贏得周邊國家的信任。
專門研究戰后賠償問題的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內海愛子指出,這些韓國女性回國的時候,日本政府就應該把她們加入的養老年金退還給她們。日本政府與相關的公司都應該拿出誠意來對待這件事情。▲
環球時報200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