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看待工作的?
廖燕琳:我在這個企業工作了13年,進入這個行業已經20年了。我很喜歡這個行業,因為這個行業是追求健康和美麗的,我想這是每個人都喜歡的。
對我而言,工作意味著學習和挑戰,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學習和挑戰不但不會減弱,反而會不斷加強,因為人每時每刻都處在一種自我調整的狀態,每時每刻都在接受新的事物。人生本來就有限,那怎么過得精彩?就是要去不斷接受新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獲得很多。感受自己,領悟人生哲學,我覺得這是關鍵。
企業在發展中總是面臨著進退的抉擇,我們將這理解為轉型,你的企業是怎么對待這個問題的?
廖燕琳:我們在不斷轉型,從一開始到現在,我們從來沒有停止。為什么?因為市場是在不斷變化,消費者的需求也是在不斷變化,所以我們不轉型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我們的產業和其他產業有所不同,必須走在時代的前列,因為消費者只會根據服務性質來判斷好或者不好,簡單說,就是你能不能給消費者不斷帶來新東西。如果能,他們就會覺得好,如果不能,他們就會覺得不好。所以,每次創造新的東西都是一種挑戰,這個挑戰有可能變好,也有可能變壞。那你該怎么做?很簡單,就是要告訴自己一定會變好,因為事在人為!我覺得如果你今天不掌握機會,那就什么都沒有了,但你如果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挑戰,堅持走下去,你就一定會成功。
我們一開始是以商務會所經營為主,主要希望通過餐飲、美容、SPA、健身場館,讓此處成為上海商務人士的聚集地。當時的上海,應酬的因素遠遠多于放松休閑,所以我們就從商務餐飲切入,然后告訴他們,可以在應酬的時候享受美容、SPA,慢慢讓他們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經營一段時間后,我們覺得應該把餐飲外包,這樣可以借力使力,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客戶資源。同時,我們和其他許多高端品牌合作,結合自身的地理位置設計產品,這樣,我們就有了專業的瑜伽館、運動館,也有了綜合館。去年開始,我們進軍有機食品,進入了養生這一領域。另外,在西方的SPA中,我們結合中醫理念,開發出新的項目。在未來,我們也計劃做預防醫學和自然療法……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在不斷地改,不斷地變。
企業要做出對的選擇,最難的掌控因素是什么?
廖燕琳:最難的就是人。因為我覺得,人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任何崗位的員工都很重要。用對人、做對事,你就會成功;人不對,無論你怎么做都不會成功。用人不容易,用對人更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我會不斷地發掘人、不斷地教育人、不斷地培養人。因為我們這個行業發展很快,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對員工進行培訓,不斷引進新鮮的血液。
進退之間,你有啥感觸呢?
廖燕琳:無所求最大。無所求的時候,你就很超然,進又如何、退又如何?無論進退,在我看來,這都只是一個過程。不管遇到任何事情,我都會告訴自己,時間會過去的,事情會結束的,總會有新的事情發生。既然只是一個過程,那么,你開心是過,不開心也是過;輕松是過,緊張也是過。于是我就告訴自己讓它輕松、開心地過。我的思想比較正面,凡事我都會多看好處,至于壞處,我會認為只是一個插曲,來了就來了,只是解決的方法不一樣——或者你放下身段去拜托別人,或者想盡辦法去說服別人……歸根結底都是去解決問題。所以你一定要相信,這個世界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急流勇退也是一種智慧,假如你有一天選擇了急流勇退,你預測你的心情會怎樣?
廖燕琳:我會非常開心。因為我覺得如果那天真的到來,就表示我已經釋懷所有的事物,既然釋懷了,你就可以盡情去領悟生命中的美好東西,譬如山、譬如水,身旁的點點滴滴。我一直渴望這個時間不要來得太遲,所以我現在一直督促自己加快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