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狀元何許人?清朝第43位狀元——北宋大奸臣秦檜之后秦大士也!
乾隆十七年(1752年),皇太后60壽誕的萬壽恩科(科舉制中,皇帝親試時,可別立名冊呈奏,特許附試,稱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稱“恩科”。為“萬壽”而特設,故稱“萬壽恩科”),秦大士(1715年-1777年)獲得一甲一名的最優成績,但能否當上狀元還得由皇上親自審定。秦大士是南京考生,自幼聰明好學,10歲就會詩文,23歲便中了舉人。若與那屢試不中的范進相比,真不知要強多少倍。
乾隆閱批主考官們呈上來的前10名考生試卷時,當即就被秦大士的文章折服了,論才學,新科狀元非此人莫屬。但是,當乾隆看到試卷后面秦大士的籍貫時,他猶豫了。此人的姓氏、籍貫都與歷史上那個臭名昭著的大奸臣相同,若這個秦真是那個秦的后代,欽點他當了狀元,豈不讓天下人笑話!
乾隆越想越不對勁,立刻召秦大士來見。秦大士剛步至龍案前跪下稟報,乾隆劈頭就問:“你是秦檜的后代嗎?”本來,秦大士喜興而來,聽皇上如此一問,頓知大勢不好,馬上趴伏于地,心想如實回答,前程完了;若矢口否認,不僅出賣了祖宗,而且有欺君之罪,性命難保。這如何是好?秦大士嚇出了一身冷汗。
然而,秦大士畢竟是大才子,頭腦靈光,機敏超群,思索片刻后,竟然壯起膽子向乾隆回應道:“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嘛!”此言一出,乾隆龍顏大悅,對秦大士過人的才智欣賞有加,當即就點了秦大士為新科狀元。
秦大士這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回答,確實妙極了!他雖然默認了自己是秦檜的后代,但同時暗含著深意:只有宋高宗趙構那樣的昏君,才會有秦檜那樣的奸臣;而大清現在有乾隆這樣的明君,怎么會出現奸臣呢?
秦大士雖然以自己的機敏睿智和膽識,過了乾隆一關,榮登狀元寶座,但要消除朝臣們和天下百姓對自己的陳見卻并非易事。
秦大士中狀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編撰史志為名,赴杭州拜祭岳飛。在西湖邊岳王墓前,秦大士看到秦檜夫婦的塑像被反綁雙手,長跪于地,灰頭土臉,渾身上下痰跡斑斑。就在秦大士拜祭的同時,都還有游客向秦檜夫婦吐著唾沫。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岳王塑像卻是金身閃耀,香案上香燭滿插,游人跪拜不絕。
秦大士沉思良久,禁不住思情噴發,寫下了兩句千古流傳的名句:“人自宋后羞名檜,吾到墳前愧姓秦。”詩出肺腑,情真意切,立場鮮明,對先祖的劣跡不遮不掩,牢記恥辱,立誓要做個好官。
秦大士說到做到,果然一生為官清廉,善待百姓,造福天下,迄今傳為佳話。現如今在南京長樂路的秦大士故居門前,常會有人禁不住停下匆匆腳步,對這位清代狀元緬懷一番。
(壓題圖:南京秦狀元府)(責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