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要倒霉,喝涼水塞牙齒,放屁砸了腳后跟。殺豬匠袁莽娃在“文革”中的遭遇,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袁莽娃是綽號袁大頭的老殺豬匠的獨兒,繼承了老漢“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基因,從小頭疼讀書,卻喜歡給老漢殺豬打下手,按豬屁股,少年時練就了一身殺豬硬本事。再加上他長得五大三粗,膂力過人,能一個人按住上百斤的肥豬,任人屠宰,大家都說他是天生的殺豬材料。1961年,他虛報歲數,子承父業頂替老漢的班,成為坐鎮雙河鎮區供銷社屠場的操刀師傅,還負責為周圍幾個公社供銷社宰豬。1966年“文革”爆發時,他已成為H縣山區有名的殺豬匠。
在生活物資嚴重匱乏,肉、蛋等主要副食靠計劃供應的年代,殺豬匠是令人羨慕的職業。他工資雖不高,卻有占用豬下水、豬油、豬血的特權,而且掌握著“割肉大權”,百姓每月憑票買的那點少得可憐的豬肉,斤兩是否夠秤,質量優劣,全掌握在袁莽娃刀起刀落之間。對親戚朋友、舅子老表“刀下照顧”是常事,對非親非故者冷眼相對也時常發生。
孫河公社造反派頭頭、“革委會”主任胡膽大喜歡吃“欺頭”(方言,指占便宜),只要聽到袁莽娃到孫河殺豬的消息,就要跑到供銷社找莽娃說聊齋(方言,指閑聊),今天無償拿走一副豬肝,明天提走兩斤邊油……嚴重侵犯了莽娃的經濟利益。開始時莽娃怕“強龍難壓地頭蛇”,對胡膽大有求必應,時間一長,知道姓胡的只能在孫河二畝三分地上耍威風,出了孫河地界放屁都不響,心想自己屬雙河鎮區供銷社管,怕他個球!于是開始不買胡膽大的賬,用各種借口敷衍搪塞,好幾次讓胡膽大乘興而來,空手而歸。胡膽大也耿耿于懷,決心要找機會收拾一下袁莽娃。
1970年盛夏時節,胡膽大接到開展“一打三反”運動(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反對貪污盜竊、反對投機倒把、反對鋪張浪費)和清查“5·16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于是在孫河公社刮起政治狂飆,白天晚上會議不斷,人人檢查,個個過關。無奈山區百姓除了他們熟悉的“旋頭風”、“過山風”、“穿堂風”外,不知道政治上的這風那風,對“5·16”更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因此發言盡是黃腔頂板不巴脈(方言,指不著邊際),檢查令人啼笑皆非。盡管折騰得雞飛狗跳,也沒抓出半個“5·16”分子來。胡膽大正為完不成抓“5·16”分子任務犯愁時,袁莽娃撞到他的槍口上了。
那天袁莽娃一早到孫河殺豬,不到9點鐘就將一頭足有150斤的肥豬宰殺完畢,開膛破肚砍成兩扇豬肉后,指揮徒弟掛到供銷社門外街邊肉案上方的橫梁上,等待趕場的山民來買肉。追逐血腥味的蒼蠅成群叮在豬肉上,既不衛生也不雅觀。為了驅趕蒼蠅,保持豬肉新鮮,避免蒼蠅在肉上吸血產卵生蛆引起豬肉變質,賣肉的常用清水沖洗豬肉肥膘,當地人稱之為“淋膘”。
袁莽娃站在街檐下,大聲斥罵兩個徒弟:“你們懶得燒虱子吃,看見蒼蠅爬肉也不管。趕快舀水‘淋膘’!”胡膽大帶著幾個“群眾專政隊員”(簡稱群專隊員)在街上巡邏,四處尋找“階級斗爭新動向”,正好從供銷社門前經過,把袁莽娃的話聽得一清二楚。
“袁莽娃!你蝦子真是狗膽包天,竟敢直呼林副統帥的名字,連‘永遠健康’都不祝福啦,你這是啥子階級感情?”胡膽大邊說邊疾步走到袁莽娃面前,舉手就是一耳光,打得莽娃眼冒金星。趕場的人見此陣仗,都來看熱鬧,里三層外三層地把供銷社前的肉攤子圍住。
自認“根正苗紅”的袁莽娃,一向被人奉承慣了,哪里受過如此侮辱,連想都沒想就揮動右臂當胸回敬了胡膽大一拳,破口大罵:“姓胡的!我們賣豬肉關你雞巴卵子事!水沖豬肉‘淋膘’犯什么法?你別拿啥子林副統帥來嚇唬老子。”接著還補充了兩句:“別吃不著‘欺頭’拿老子出氣。老子可是吃米飯長大的,不是被人嚇大的!”胡膽大被打得倒退幾步,要不是旁邊的人扶住,險些摔個仰面朝天。
莽娃的拳頭打得胡膽大胸腔疼,揭底的話更頂得他心口痛,當著眾多趕場群眾的面動手打他,揭他的短,比挖了他十八代祖墳還難受,一時“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大喊一聲:“‘群專隊員’一齊上,打死這個惡毒攻擊林副統帥的臭屠夫!”幾個“群專隊員”立即撲向袁莽娃,有的擰胳膊,有的按腦袋,拳頭如雨點般落到莽娃背上。袁莽娃見胡膽大動了殺機,哪肯束手就擒,用盡殺豬的蠻力掙脫幾個“群專隊員”的抓扯,從賣肉砧板上抓起一把砍刀,邊揮刀邊吼叫道:“老子不是吃素的!徒弟們,操家伙!”兩個愣頭青徒弟聽師傅吆喝,一個操起割肉的柳葉快刀不停地揮舞,一個抓起肉案后的長條凳耍起了“龍燈”,擺出玩命架勢。
俗話說:“不要臉的怕不要命的。”平日里斗“走資派”如老鷹叼小雞,欺壓群眾如狼似虎的“群專隊員”,面對拼命的莽娃師徒3人,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轉身就跑。莽娃直奔胡膽大而來,嚇得他拼命狂奔。圍觀群眾對戴著“造反派”紅帽子,橫行鄉里胡作非為的胡膽大一伙早就恨之入骨,只因畏懼他們手中的權勢,敢怒而不敢言。今天見莽娃敢于與這伙人較勁,心里無比舒服,希望親眼看到莽娃整治這伙“歪人”,哪有放他們跑掉的道理?圍觀者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人墻,堵住胡膽大一伙的逃路,急得幾爺子在人墻中轉圈子,袁莽娃師徒3人在后面緊緊追趕,就像耍猴戲“猴子追狗”跑過場。胡膽大心里發虛,怕挨莽娃的刀砍,邊跑邊喊:“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引來圍觀群眾的大聲嘲笑。有人高叫:“加油!加油!”也不知道他們在為袁莽娃師徒加油,還是在為胡膽大一伙加油。
跑得筋疲力盡的胡膽大感覺褲子好像在往下掉,下意識地將右手伸向腰間摟皮帶,猛然摸到皮帶上插的手槍,發虛的心一下子充實起來。他“刷”的一聲拔出手槍,上膛后轉身扣動扳機,只聽“砰”的一聲槍響,莽娃右臂鮮血直冒,砍刀掉落地上。此時有人高叫:“‘群專隊’開槍殺人啦!快跑啊!”圍觀群眾頓時秩序大亂。胡膽大此時來了勁頭,大聲吆喝部下:“還呆在哪兒干什么?快把惡毒攻擊林副統帥的‘5·16’反革命分子袁莽娃抓起來!”
幾個“群專隊員”立即撲向受傷的袁莽娃,有的擰胳膊,有的按腦袋,不一會就將他五花大綁,推到“群專隊”辦公室問罪去了。兩個徒弟丟下家伙,逃得無影無蹤。肉案上方橫梁上掛的豬下水、豬邊油也跟著莽娃倒霉,被胡膽大一伙趁火打劫搜刮去了……
次日一早,被扣上“惡毒攻擊林副統帥,破壞‘一打三反’運動,拒捕行兇的‘5·16’現行反革命分子”罪名的袁莽娃,由“群專隊員”押送到縣里法辦,后被法院判處10年有期徒刑,送農場勞改去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袁莽娃被逮,山區百姓也跟著遭殃,因區供銷社派不出殺豬匠到附近幾個公社宰豬,害得山民要多走二三十里路,去區供銷社所在地雙河鎮趕場,才能買到豬肉吃。
1971年“9·13”事件后,莽娃的老漢袁大頭四處奔走鳴冤,莽娃才被放回來,孫河等幾個公社的百姓又能就近買到豬肉吃了。有好事者編順口溜譏諷此事:
群專隊員覺悟高,逮倒莽娃在淋膘。
林彪本是副統帥,屠夫怎能用水澆?
莽娃被定反革命,十年勞改受煎熬。
從此山村無肉賣,百姓齊聲叫糟糕!
(責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