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桓帝劉志(132年—167年)能夠登上皇位,純屬偶然。
漢順帝劉保在漢安三年(144年)突然死亡,年僅27歲。大將軍梁冀借助妹妹是皇后這層關系趁機掌權。他選了劉保的一個美人所生的兒子即位,是為沖帝,立梁皇后為皇太后,垂簾聽政,一切大權均在梁冀的手中。沖帝劉炳年僅兩歲,當了5個月的皇帝后就莫名其妙地死去。梁冀又擁立年僅8歲的劉纘為帝。不想劉纘有點早熟,他指著梁冀悄悄對朝臣說:“此跋扈將軍也!”這話被梁冀聽見了,便又將其毒死,距其登基也不到一年。梁冀還想立幼兒為帝,大臣指責他簡直拿國家命運當兒戲。梁冀雖然老大不高興,但也不敢太為所欲為,不講章法,只好召集大臣們重新商議。許多大臣都覺得清河王劉蒜最合適,卻不想這時正好遇上15歲的蠡吾侯劉志來聘梁冀的妹子梁瑩為妻,中常侍曹騰最會見風使舵,為了討好梁冀,便提出立劉志為帝。這正中梁冀下懷。
147年,劉志登基當了皇帝,是為漢桓帝。他一方面對這個舅公兼舅子的梁冀(順帝比桓帝高兩輩,按梁太后這層關系該稱梁冀為舅公,按皇后梁瑩這層關系該稱舅子)感恩戴德,另一方面又對梁冀獨攬朝綱感到不滿,更怕他加害于自己,可以說是感激中帶恐懼,幽怨中帶無奈。他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論功封賞,不顧大臣們反對,對梁冀增封食邑一萬三千戶,封其弟梁不疑為潁陽侯,梁蒙為西平侯,梁冀兒子梁胤為襄邑侯。過了3年,梁太后病逝。為了安慰梁氏家族,再次增封梁冀萬戶食邑。至此,梁冀一人已累計封邑三萬戶,遠遠超過了漢代封侯的界限。又封梁冀妻子孫壽為襄城君,兼食陽翟縣租稅,歲入五千萬,加賜赤紱(大夫之服),比同長公主儀服。第二年還召開公卿會議,聲稱要把漢朝元勛每個人的禮儀都合在一起,加在梁冀一個人身上,這可是前所未有。不想梁冀還是認為禮儀太薄,心中不樂。
梁冀專擅朝政,日益暴虐。地方向朝廷進貢的東西,都總是先上給梁冀府,挑剩下的才送到皇帝那里去。朝廷百官升遷,也總是先到梁冀家里去拜謝,臨行前梁冀會告訴官員到任后要照顧什么人,凡遇不聽話的,立馬就殺死或毒死。最可氣的還是皇后梁瑩,她仗著姐姐梁太后和哥哥梁冀的勢力,不僅在儀服、宮殿方面超過了前世所有皇后,而且不準劉志寵幸其他嬪妃。她侍奉桓帝多年,一直沒有子嗣,也不準別的嬪妃懷上皇帝的孩子。一旦發現宮人有懷孕跡象,必置之死地而后快。
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去世,遺詔“歸政于帝”。但梁冀拒不還權,反而在宮廷內外到處安插親信黨羽,連劉志的私生活都要監控。永壽四年(158年),京城出現日食。太史令陳授說,“日食之象在于大將軍梁冀”。梁冀知道后便陷害陳授下獄并處死他。想那太史令是皇帝的近臣,梁冀竟也敢如此輕率地處置,這不得不讓桓帝感到震驚與憤怒。
延熹二年(159年),梁皇后病死。劉志雖然痛恨梁皇后,但也知道,若梁皇后在,梁冀也許還不會對自己下毒手,現在老婆沒了,舅子還認不認自己這個妹夫就很難說了。心想倒還不如先下手為強。但到處都是梁冀的人,他能找誰商量呢?
有一天,劉志上廁所時,正好太監唐衡也在里面。唐衡雖是他的親信,但平時由于梁冀監管很嚴,兩人也難得有單獨相處的機會。劉志見廁所里沒其他人,便問:“你知道太監中還有誰與梁家不和?”
唐衡說:“單超、左倌兩人的弟弟曾到梁冀家里去過一次,因為沒行大禮,被送進了監獄,還差點死在里面。后來單超、左倌靠送了很多東西才把人救出來。兩人雖然表面上不說什么,但心里肯定很恨梁冀。”
劉志便讓唐衡去找這兩人,約定時間再來廁所商量。4人會齊后,劉志說:“大將軍把持朝政,我現在想把他殺掉,可朝廷上的官員都看大將軍的臉色行事,你們覺得我該怎么辦?”
單超、左倌齊聲說:“大將軍專權誤國,早就該殺了。我倆沒什么可說的,皇上有命,便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怕就怕皇上沒有決心除掉大將軍!”
劉志說:“我早就決定好了,沒什么可猶豫的。”
不久,唐衡探得徐璜和具瑗也恨梁冀,便把這兩人引見給劉志。此事關系甚大,弄不好就會掉腦袋,劉志便提出要與這5個太監結拜為兄弟。唐衡等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身份實在懸殊,人家是皇上,自己不過是太監。但恭敬不如從命,最后都答應拜劉志為“大哥”。結拜之事總不能在廁所中進行吧?他們便瞅梁冀外出打獵的時候歃血盟誓,每個人都用牙齒咬破自己的手指,把血滴到酒壇之中,然后共飲這壇酒,表示“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梁冀在京城外面打獵,卻走得并不遠。很快就有親信耳目探得消息,并報告給梁冀。梁冀聽說皇帝與太監結拜兄弟,心想這還了得,他們多半是想造反,便派心腹張惲到尚書省值宿,他自己迅速回家做準備。單超知道梁冀有所覺察,遂當機立斷,派人以圖謀不軌的罪名抓住張惲,并即刻報告給劉志。劉志立馬就對張惲進行審問,還命人把一切可作調動軍隊用的符節印信全部都集中到尚書省,派重兵把守,以防梁冀假傳圣旨調動兵馬。
緊接著,劉志派具瑗帶領宮中士衛1000余人包圍梁冀的住宅,然后讓人收回梁冀的大將軍印綬。梁冀做夢都沒有想到劉志居然會突然發難,一時間措手不及,無從抵抗,只好與妻子一起自殺。梁冀死后,劉志下令收捕梁冀夫婦所有內外宗親下獄,無論老小盡皆處死。官員受株連罷官的達300多人,處死的數十人,朝廷上下各衙門幾乎為之一空。
按常理,桓帝這時已經28歲,完全具備獨立執政的能力,而且他多年受到外戚壓制,多少也該爆發出一種獨立執政的動力。但劉志是個很講義氣的人,他覺得誅除梁冀勢力,5個太監功勞最大,就把這5人都封為縣侯。單超功勞最大,食邑二萬戶,其他4人各一萬戶。
弟兄們見大哥兌現了“有福同享”的諾言,也給劉志帶來了更多的享受。劉志對女人欲望比較強烈,想當初梁皇后非常專橫,再加上有梁太后和梁冀的勢力,劉志不敢輕舉妄動,甚至連宮中嬪妃都很難接觸。遇到梁皇后“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時,劉志只得獨守空房。梁皇后死后,劉志立鄧猛為皇后。鄧皇后也嫉妒成性,無奈沒有梁皇后那樣的硬后臺。有一次鄧皇后與郭貴人爭風吃醋,劉志干脆廢掉了她。繼立的竇皇后不滿劉志老往其他嬪妃那里跑,發了幾句牢騷,劉志就不到她那里去了。
單超等人見劉志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貴人和嬪妃身上,而貴人和嬪妃畢竟人數有限,怎能滿足大哥的需要呢?于是就投其所好,在全國各地大量挑選女子供他享樂。據史載,劉志的宮女一度達6000余人。
劉志見兄弟們這么為自己著想,當然也處處照顧他們的利益。如此一來,這5人更是“驕橫朝野,行同盜匪,暴虐天下”。有人向劉志上書說,“今官位錯亂,小人諂害,財貨公行,政化日損”,矛頭直指單超等人。劉志卻想也不想便下令逮捕上書人,下詔讓黃門北寺獄辦理此案。辦案人與上書人有同感,劉志便把他們一同下獄處死。
皇帝與太監如此沆瀣一氣,東漢王朝也就迅速走到了盡頭。
(壓題圖:漢桓帝劉志)(責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