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歲的何明是一名普通農民,3年前,她覺得半邊臉開始疼痛,睡覺的時候都不敢側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痛感不斷加重,臉部其他的位置都出現麻木和疼痛。不僅如此,只要喝水、吃飯甚至是說話的時候咽喉都痛得厲害,有的時候甚至連唾液都不能咽,一開始以為是喉嚨發炎,可是吃了很多藥卻絲毫不見效。為了看病,何明輾轉跑了多家醫院,都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可是按照醫生的藥方吃了一陣卻起效甚微……
臉痛,并不都是神經惹的禍
幾周前,何明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省人民醫院。經過腦外科醫生的檢查、分析,發現這可能不是一般的“三叉神經痛”。因為不同神經痛痛點不同,三叉神經痛一般只是面部受刺激會痛,而何明還出現了飲水、吃飯等吞咽動作的時候也痛得厲害,可見她的疾病不是單純的三叉神經痛。
經過磁共振檢查,何明的“痛因”浮出水面。原來,在她的三叉神經上、下方各壓著1根動脈血管和靜脈血管,在她的舌咽神經上居然也壓著1根動脈血管!兩根神經被3根血管牢牢壓住,這就是何明痛了3年多的原因所在。
內窺鏡,為神經“松綁”
要解除何明的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手術,給她腦子里的這兩根神經“松綁”。手術開始后,醫生在何明耳后打了一個“小洞”,在內窺鏡的多角度探查下,成功“撥開”了擠壓在三叉神經和舌咽神經上的血管,使神經與血管分離,并在神經與血管之間安放了由纖維材料做的“緩沖墊”,避免血管再度擠壓神經。
內窺鏡的好處在于可以靈活變換角度察看神經與血管位置,手術固然有風險,但不手術的話,痛苦將會伴隨她一身。如今,何明可以正常洗臉、吃飯、喝水、睡覺,久違的笑容又出現在她的臉上。
編輯/于嘉男 yujianan@jtyy.com